(, 下载次数: 0)
【编者按】广东省经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克伟、副秘书长戴志明共同力耕拙文一篇,为汕尾市党政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承蒙慨允,《汕尾日报》领导来电将于近日全文刊发,以飨诸君,若有文不达意之处,望批评斧正。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gyMzgxNA==&mid=200174673&idx=1&sn=aef3315543a49a065fbfb9449568d89e#rd
一、开展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
汕尾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地区,普查盘清、评估认定汕尾资源的类别、级别、形态和总量,建立全市资源分类分级数据库,分期分批做好分类分级索引,制定重点资源开发规划,建立资源与市场对接的平台和渠道。如:“中国观浪第一湾”红海湾的海浪是全世界一流的,是稀缺资源,可以评为一级资源,而沙滩次之。通过政府认定、评级、挂牌,引导投资商前往汕尾投资和建设。这样既能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又能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二、节能环保,兴绿护绿,生态立市。
运用先进技术进行节能改造,大力推行管道自动喷灌、雨洪截留、太阳能等先进技术,在基础设施中采用新型墙壁和节能建材,推广太阳能等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加快煤气改造工程,在全市大力推行使用天然气,逐渐淘汰有毒有害的煤气,拓展全市管道天然气下游市场,提高天然气普及率。 在螺河蕉坑、公平水库、赤沙水库、龙潭水库、青年水库等建立全流域污染治理联防机制,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种植面积,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以环保优先引导产业的严格筛选,淘汰水泥、电力、化工等高能耗产业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依法从严控制工业污水进入河道,使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 在道路的隔离带、人行道、高架桥底、廊架、陡坡、车站等大面积栽培具有滞尘、防污功能的树木和花草,提高遮荫、降温、减噪等生态效益。同时,对莲花山、红椎林自然保护区、火山峰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加大保护力度,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三、接驳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大力发展公交系统。
考虑开辟覆盖全市的公交走廊,优化公交路网,杜绝人车抢道。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引进环保型的双层有轨电车,逐步取代摩托车和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使全市交通更大众、更便捷。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由惠阳—惠东和惠城—惠东城际轨道向东延伸至汕尾,全线通轨指日可待,届时与全市交通系统进一步衔接,打造覆盖面更广的交通网络,满足当地人员往来日渐频繁的需求。汕尾应该借力于区域交通整合,大力发展商务、展览、购物、观光旅游等产业,启动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多措并举力推汕尾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瞄准教育制高点,扩大教育受众面。
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改善乡镇、农村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等建设,继续推进教育大众化,建立终身学习机制。
(, 下载次数: 0)
(二)以人为本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汕尾的文明水平。
在适龄儿童中大力普及《弟子规》等传统童蒙读物教育,弘扬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首创精神,培养学生的价值认同,让他们纯于德行,习于虔敬,减少愚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三)启动危机公关和城市营销,提升汕尾的良好形象。
经历陆丰乌坎事件及冰毒案事件后,投资商对汕尾投资置业、旅游观光产生安全疑虑和信心不足。建议邀请知名公关公司和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危机公关。如:举办“平安陆丰,感恩之旅”、“2015首届汕尾旅游文化节”等,重构城市价值标杆。
(, 下载次数: 0)
(四)提高就业率,建立“人才洼地”。 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增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实际能力,实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打造创新、创业的“人才洼地”。
(, 下载次数: 0)
五、挖掘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软实力。
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和历史文物,把现代文明和历史文明相结合。从打造汕尾城市品牌,传承、宏扬城市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当地名人、名企、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事件进行挖掘,反复考证、推敲和创新,展示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如汕尾主干道均可以名人、名企命名,如:彭湃大道、思聪大道、谢非大道,信利路、百斯盾路等。
六、增强造血功能,改善民生,以生态旅游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有益补充。 (一)实行旅游资源差异化经营,提高性价比。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集约发展的路子,陆丰、陆河可探索打造现代田园农家乐的模式,依托青梅、油茶、灵芝、珍珠番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玄武山、金厢滩、温泉等资源,实施旅游包装的差异化,以生态、绿色、文化统摄旅游,进一步集聚人气,顺势推进汕尾旅游的品牌建设。
(, 下载次数: 0)
(二)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立足汕尾,放眼珠三角,依托全中国,争取发达地区的游客。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建立国内外旅游市场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快速反应机制,灵敏、准确地洞悉和预见旅游市场新的变化,全方位、多渠道的开拓国内外市场。
(, 下载次数: 0)
七、产学研结合,加强品牌建设。
近年来,汕尾服装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借产业升级的契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了市场份额。但总体而言,企业先发性的体制优势逐渐丧失,素质不高,后劲不足的问题日益凸现。中小型企业面临科技投入不足,人才匮乏,产品研发能力弱,产业链不完整、销量萎缩等挑战。那么公平镇如何走科技创新之路呢?
(一)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打造企业品牌。
以举办培训、讲座等途径,鼓励员工扎实掌握业务知识,消化吸收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提高技术培训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娴熟、业务精通、开发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形成几何级合力。
(二)抓好服装品的创新,优化生产流程。
落实好生产的深化、优化、细化、精化,提高服装品的稳定性和加工的精度,结构性能的一致性,提高服装品的科技含量,用技术创新来降低服装品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这样,通过技术创新和服装业的嫁接,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先进技术改造服装产业的低成本扩张道路。
(三)积极与商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合作。
企业可与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联谊会、泛珠城市发展研究院、广东企业与企业家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风险投资研究中心、广东省商联会创投孵化基地、广东纺织服装学院等单位合作,向生产领域和市场方向推进,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吸引人才的机制,允许通过知识和管理入股,实现知识转化为成果。
(四)以区域优势创特色销售模式。
谋建大物流销售网络将成为汕尾服装业的一大特色。建立、普及企业的网站,及时收集、整理、发布服装信息,有效地提高服装品的流通速度。
八、建立供应链金融,完善产业链条,做大集群产业。
(一)将海洋旅游培育成汕尾新的支柱产业。
发挥红海湾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的优势,围绕蓝色经济战略,着力推进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海洋旅游产业链,将特色主题度假、综合旅游、观光旅游、疗养度假旅游、水上运动和科普探险等做活做透,将海洋旅游打造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新的支柱产业。
(, 下载次数: 0)
(二)建立供应链金融,延伸产业链条。
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金融辐射,引进省内外金融机构,通过打造供应链金融,沟通全市产供需、上下游、主辅对接,原辅配套,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有效结合、高速运转,借助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的互动,创造新的产业金融服务模式,为全市产业链放大资本杠杆、实现资产增值。
(三)汇聚高端服务业态,先行先试推行智慧社区示范点。
打造汕尾的智慧城市形态,建立首批智慧社区试点。如: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整合了腾讯云计算平台、园区光纤等资源,通过信息融合共享,服务智能贯通,推进园区智能化公共管理平台建设,降低园区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而在全市社区推广智慧化服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