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先生反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将海陆丰文化当成“潮汕文化”收录进《潮汕文库》。笔者认同并坚决支持海陆先生的这一反对意见。
笔者认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来海陆丰征集“潮汕文化”史料无可厚非。我们可以在全中国全世界征集海陆丰历史文化的相关史料,同样也应欢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来海陆丰征集“潮汕文化”史料 。但是,将海陆丰文化列入“潮汕文化” ,甚至将西秦戏、白字戏称为“潮汕文化” ,显属不妥。就象如果将潮剧归属于海陆丰文化一样,不是显示学识,而是昭彰无知。毕竟,海陆丰文化不是“潮汕文化” 。
一、海陆丰与潮汕,历史上没有归属渊源,是互不相关的两个自然实体。
海丰先民在古代,先称“百越” ,后属“南越族” 。海丰之名在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就已出现并沿用至今,海丰置县于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籍属广东。潮州的先民在古代属闽族和闽越族。潮州的名称,正式出现于隋朝开皇12年(公元592年),归籍福建。依据:
海丰之名,不是凭空臆造,更非泛泛之辈。“秦平百越就有海丰之名”(约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隶属南海郡,未置县邑)。取义于“南海物丰” 。也就是说,海丰之名至少是流传了2228年。
海丰的先民先称“百越族” ,后属“南越族” 。“百越” 究竟是指越族的数量还是古代地域名称和古代部族名称的总称谓,尚有疑义。笔者没有能耐考究。但“百越” 是古代域名和部族名称的总称谓,海丰的前身就是“百越” ,却是确定无疑。据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语言学家刘叔新先生的说法:秦始皇部将王翦率军平定江南和百越,4年后,屠雎又率兵50万攻百越。特别是又过4年,任嚣、赵佗领兵再次击越,最后率50万中原之兵谪戍岭南(见2011年1月《文化惠州》创刊号第43页)。很清楚,“百越” 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诸侯国的称谓。其臣民是远古时代中国九大部族——百越族的后裔。因为在古代,以部族名定国称,又以国称定姓氏,是普遍现象。
约公元前203年至公元前111年,赵佗建立南越国,成为“南越王” ,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有广州市)。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百越” 成为“南越” 的辖地。“岭南” 或“南越”是广东的古代称谓。海丰历来归属于广东。
海丰有何时“置县设邑”?有二说,一说为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有(唐)杜佑《通典》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称:“海丰为汉旧县” 为佐证。一说为东晋咸和6年(公元331年)。笔者持前说,海丰县是一个有2125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史籍没有海丰人就是“潮汕人” 的记载,民间也不存在海丰人就是“潮汕人” 的口传历史。
潮州的先民属闽族和闽越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百越” 。潮州属闽中郡载入版图。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在原属“南越” 的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分东官置义安郡。义安便是潮州的前身。义安郡这个名称一共使用了260年。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全国撤郡设州,义安郡属循州(今惠州)之义安县,是年,升立州,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潮州” ,义安县为州治,仍以义安面世。隋朝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义安划入福建,“潮州”的名称才正式出现。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全国改州为郡,潮州因此易名为潮阳郡。唐开元十年,西元751年,从隶属江南道改为岭南道管辖。直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才由再度改称潮州,至此潮州之名完全定型。也就是说,潮州最终定名并归属广东,不过是1230余年的历史。
崇帧六年(公元1633年)潮州府辖海阳(今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平远、程乡、大埔、镇平共11县。到了清末民初,潮州的辖县共八个,分别为:潮安(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惠来县、普宁县、澄海县、饶平县、丰顺县,史称“潮州八邑”,也是今海内外潮州民系——潮州人的界定标准。狭义上潮州的概念为如今的潮州市。广义上的潮州,也就是历史上的潮州,主要包括今天广东省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以及丰顺县。三市一县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此定义已有上千年历史。
这些史料,源自百度“潮州” 辞条,是“潮州人”自己撰写的。说来说去,百越与闽越,海陆丰与潮州没有沾边,互不关连。并没有将海陆丰归入“潮汕” ,也没有将海陆丰人列入“潮汕人” 的范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将海陆丰历史文化列入“潮汕文化” ,没有历史依据。
二、语系是大区域历史文化的标志,但不是划分具体地域历史文化的界尺。
学佬话,是海陆丰人独有的地方方言,有悠久的历史,为世所共认。潮州话,民间称学佬话。但不能据此推定海陆丰历史文化就是“潮汕历史文化” 。依据:
中国汉语方言划分为:北、吴、湘、赣、闽北、闽南、客、粤八大语系(见2011年1月《文化惠州》创刊号第57页)。从语言学的角度,在大区域的同一语种中,可以窥见大区域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从来没有人敢以单一种语系囊括不同具体地域的历史文化。如广东的历史文化,也有人称之为岭南历史文化,有谁敢称之为客家历史文化或粤籍历史文化?即使是同讲客家话或粤语,不同的具体地域,也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
学佬话,是海陆丰独特的地方方言。其母体究竟是“百越”土著方言还是闽系?或者是粤系?目前还很难说得清楚。海丰的口传历史称:在战乱或外籍居民不断涌入等诸多原因,海丰的土著居民(即“百越族” )“上山为畲,入海为疍” 。目前居住鹅埠的畲族同胞,族内讲的是“军语” ,即既能与客家话和粤语相通,又与客家话和粤语有别的方言,俗称“客白” 。生活在汕尾港为主的深海渔民兄弟,即“疍族” ,俗称“欧船仔” ,族内的语言却是粤语。而海丰人的祖籍,主要又是来自福建。更为关键的现实问题就是,学佬话无法与客、粤和闽语相通。显而易见,学佬话是与母体剥离后形成的、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海丰人独創的一种语种。海丰的学佬话,是中国古老的珍稀土著方言之一。
据百度“潮州” 辞条:潮州话,民间称学佬话;又据百度“潮州” 辞条: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再据海丰成名比“潮州”名称正式出现至少早于800余年的史实,由此可知,潮州话源自学佬话。潮州话的母体是海丰的学佬话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来海陆丰征集“潮汕文化” ,充 满着寻根追源,认祖归宗的味道。以学佬话为据,将海陆丰历史文化列入“潮汕历史文化” ,是本末倒置。
当然还有更多的依据论证海陆丰文化不是“潮汕文化” 。拙文仅是暂谈二点个人看法。祈请方家批评教正。期待更多的热心人士开展多层次有深度的讨论,以正视听,为承传弘扬海陆丰历史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