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0-4 13:46 编辑
“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汕尾人不认领这个破尿壶
文/银华
汕尾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滨海新市。建市二十多年来都着力于内抓发展,外树形象的努力。笔者是汕尾的草根百姓,赞扬致力于宣传汕尾的努力,但对一些做法和提法是有保留意见的。其实,汕尾本来就很美!一个地区给外界的形象首先是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其次才是湖光山色等自然景光。形象宣传是长期性的,全方位的,甚至是全民参与的大工程。宣传工作应多侧重于汕尾的人文历史,应着眼于有利汕尾发展的长远未来。
日前,笔者拙作《汕尾是一方孕生大师的热土》二0一四年九月十三日在汕尾日报豋出后,被南方网等多家网站转发,并将原文“汕尾地处南国边陲,面向太平洋,有史以来就是中原华夏文明与海外西洋文明交汇的前沿,两种文明在这里相互渗透,相互印证,相互促进,不断升华。”一句作为导语。说明这一观点是普遍得到大家的认同。事实也是如此。历史回到百年前,朝纲腐败,民不聊生。在忧国忧民的民族先驱中,不乏海陆丰人的英姿:陈炯明、马 育航、罗应平(号觉庵 )、曾享平(国琮)马柳庭(桐轩)、曾小苏、林蕴川等等,尽管日后在革命洪流中大浪淘沙,选择了不同的归宿,但百年前他们青春年少,报国为民,挥斥方遒,将海陆丰人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彭湃、张威领导的“农运”,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汕尾这方热土还孕育了钟敬文、马思聪、杨承志、丘东平等大师和伟人。等等,这都是文化使然。是在这一优秀区域文化中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在这一观念引导下所形成的胸襟开阔,敢为人先的奋斗理念。当年鼓湃的惊天伟绩和百万农友的前赴后继是有革命理论作指导,从革命纲领,农运发动到指挥战略件件表现出来的都是彭湃这一受过高等教育的革命家的雄才大略。与“土”无关,更与雷公无关。可以把农运喻为是一声摧毁旧世界的惊雷。但不能把海陆丰人以及后代子孙都看成蛮不讲理的雷公。在今日法治、文明的社会中,何必要将这一破尿壶扣在300万海陆丰人的头上?
笔者认为,彭湃、张威领导的农运,以及当年海陆丰人民对中国革命、对共和国的牺牲和贡献是巨大的。应以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不仅研究它的经过、它对革命的贡献,还要研究它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遗憾的是“农运”失败到建国前,国民党执政当局把它妖魔化;解放后,我党主要是宣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等革命历史,就象彭湃创办农讲所并主持开办前六期培训班的事迹也是改革开放后才有宣传的。海陆丰人提到“农运”,多以一句“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概括。殊不知这句话是贬义的,也与当年轰轰烈烈的农运无关!它产生的历史起源仅是一句“丰”与“公”两字同韵的顺口溜,这句话真正的盛行是在“文革”的暴行中,一直至今日还在遗害汕尾海滨新市的形象。笔者曾问终日把这句话挂在嘴上的朋友,雷公是人们公认的天地间最不讲理的主儿,从来就没有好雷公与坏雷公之分。“你象雷公一样,”这一尊称你愿认领吗?回答是否定的。个人不要的尊称却要扣在300万人的头上!天底下那有这样的怪事?象雷公一样的脾气待人接物,在那一个场合行得通?天下又有那一个人愿跟雷公一样的人做朋友?伤害更大的是,如果整日重炒、把这句话挂在嘴上,不懂事的孩子听多了,也以雷公自居,认为不象雷公一样做人就不是海陆丰人,那么他将会叛逆,暴躁,不听教。影响后代,祸害更大!所以说,这是一句对海陆丰伤害很大的咒语!应让这句话淡出历史,至少不能以丑为荣挂在嘴上。
汕尾是新兴滨海城市,拥有中西文化相互结合的优秀区域文化底蕴;汕尾人勤劳忠厚,文明礼貌,勇于开拓,不为人后。好山好水,天下汕尾。汕尾的风光美,汕尾人的情怀更美!
http://bbs.southcn.com/thread-7927293-1-1.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