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0-7 15:17 编辑
文/银华
前天去甲子“送老人”,发现甲子的丧葬习俗有了很大的改变,改得文明、节俭。很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两年前,笔者也曾去甲子“送老人”,那时丧家一方面要理落老人出殡的各项礼仪,一方面要准备送葬亲友的饭席。显得很累。中等排场的人家要准备几十桌的饭席。在一个空旷的公地上临时搭一间大棚摆桌。桌子很矮,高约四十公分左右。据同桌的甲子人介绍,这种桌子是专门用于“白事”(即丧事)的。可见在甲子丧葬开饭席是有历史传统的。这次去甲子“送老人”却发现丧家没开饭席了。甲子当地来送葬的亲友“送了老人”之后都回去,少数外地的亲友才在饭店招待。据说这一习俗的改革是甲子镇政府提倡的。镇府领导召集各社头长老提出这一改革,现在已得到大家的支持。
送葬开饭席,一是铺张讲排场,增加丧家的负担。二是丧家生离死别,悲伤难耐,还要筹办饭席装欢待客。三是参加葬礼的人大多是放下工作来的,葬礼完成急着回去,留下来吃饭没时间,不留下来又对不起丧家,左右为难。经常出现丧家备了很多席,而赴席的人很少造成浪费的现象。
社会已在进步,很多人觉得留下来吃一顿饭席是一种负担。甲子已有了这一成功先例,很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