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0-10 09:21 编辑
汕尾文化的缺失和无序
文/麻辣水
只对一个人说的题记:木头对火说:“抱我”!火拥抱了木头,木头微笑着化为灰烬!!火哭了!泪水熄灭了自己……当木头爱上烈火,注定会被烧伤!
近来,本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受启发。本水身处江湖,虽知江湖险恶,但义无反顾,也学习习总来个系列讲话,靠,蛋疼!
昨天谈到《“打彭湃”牌是汕尾市发展的最大失误》,今天再谈谈文化方面的失误。据历史记载,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海丰沿海一带聚居生息 ,经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是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21年,海陆丰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始建海丰县,陆丰属东海郡海丰县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从海丰县析出陆丰县。清初以来,汕尾开埠,沟通海外,逐渐繁荣,曾有“小香港”之称。改革开放更给汕尾市带来无限生机,带来经济腾飞。
海陆丰地灵人杰,俊彦辈出。早在明代崇祯年间,叶高标(后升任礼部都给事兼管全国粮饷),郑洪猷(后升任刑部主事),林铭球(任湖广御史),三人 “一科三进士”,中了三名文进士,海陆丰一时名播朝野。此外,还有江南御史李实、户部主事黄守谦、知府姚恭、知县姚敬等也声名遐迩。清代金锡都青坑吴佥、寮下村彭礼和大坑村颜廷、洪晨孚、黄智略等人也一举成名,曾出现“十里三进士”之奇观。除此之外,还有为民请命、雄文昭千秋的志士廖天佐;愤世嫉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一代奇才、举人黄汉宗等乡贤也传为佳话......
历史翻开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彭湃同志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从此,海陆丰的名字与彭湃紧紧相连。据不完全统计,从“五四”前夕到40年代,海陆丰有70多人到日、法、美等国家留学。他们学成回国后,在各自从事研究的领域或致力的事业中取得的不平凡的成就,成为各领风骚的人物。如原中国致公党主席、著名民主人士陈其尤及其继任者政治活动家黄鼎臣等享誉我国政界。改革开放后,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谢非,在中共十四、十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98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海陆丰这块神奇的边陲土地上,文天祥、林则徐、刘永福在这里都留有抵御外寇的光辉的一页。五坡岭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诗句相信脍炙人口。周恩来、叶挺、徐向前、聂荣臻、何香凝、郭沫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二师、红四师的先烈们先后也曾在这里战斗过。特别是周恩来与海陆丰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三次来到这里,指导海陆丰的革命斗争。伟人的足迹随小船远去,而海陆丰人民追求翻身解放的斗争没有停止,海陆丰人民为革命立下的历史功绩,在潮起潮落的沙沙声中,镂刻在碣石湾那块巨大的石头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
多么辉煌壮烈的历史,多么丰富多彩的文化?!可是,多少人会记得这些,这些也差不多已被尘封。那么,历史文化靠什么传承和弘扬?靠的应该是文化场馆和书籍传播。可喜的是,汕尾市去年出版了“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算是有个交代。但纵观汕尾市自建市26年来,有什么文化场馆呢?除慈云山图书馆、科技文化中心改名的马思聪艺术馆外,其他的什么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学馆,纪念馆、群众艺术馆、青少年宫、民间艺术馆等几乎全部缺失,这这这,真的比不上惠东小县,悲催。常言道,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历任官们,你们的名字是尊贵的,汕尾市人民是会永远将你们的名字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是否愧对汕尾市人民?而某些党政官员在各文艺团体(如作协、书协、美协等大协会)的权力寻租,已造成极大无序和无所作为,又怎能真正为民惠民利民?深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汕尾市啊,因为爱你惜你,所以,本水深知人生苦短,情义无价,视死如归,常常彻夜不眠,为的是让大家醒觉过来,建设自已的家乡,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财富!最后强调一句,在全国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不认真落实建设文化场馆,不重视本地的历史文化事业,再过26年,相信汕尾市还是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