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2-19 21: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天 发表于 2014-12-19 17:54 
还好。楼主没说汕尾城区,哥没中枪。不知为何众多网友喜欢说“地下海地丰”,地下?什么意思?
是从“天上雷公,地下母舅公!”这句俗语演变过来的。
凡是外甥的事,无论大小,舅舅都有权过问,如外甥的婚事、分家、离婚,外甥结婚。舅舅要坐正席(正席又称上位,即指按就坐礼仪中的最受尊重的位置),如舅舅未到,是不能开席饮宴的。如家里老人逝世了外家的舅公和老表就是最大的后辈都要跪着接,在整个丧事活动中就是他们说了算,舅公权力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极大的尊重。
客家人特别敬重“舅公”(即舅舅,包括母舅、妻舅),将“舅公”的地位与天上的大神雷公等同起来,足见“舅权”在客家人心目中的至高无上。可以这么说,在所有亲友之中,“舅公”的威望最大,所受到的尊重也最多。在赣南客家的婚姻仪式中,外甥结婚,舅舅是当然上宾。在举行婚礼这一天,舅舅要在举行婚礼的厅堂显眼处挂上一块牌匾,上书外甥的名号以及诸如“百年好合”、“龙凤呈祥”之类的吉祥语。挂匾的这种舅权特重的礼俗唯有“舅公”方可享受得到。每逢摆酒席,每张八仙桌上,只要有舅舅,都是必须坐上席的。这种表亲关系在赣南客家地区是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的。
客家人多礼好客,凡事循规蹈矩,不偏不倚。如果哪天被人指出“冇规矩”,无论是否属实,都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这种情形之下,人们首先连连道歉,接着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断然少有周围辩解,企图逃脱干系的。
客家人每天讲的就是一个“规矩”。圆规方矩,既是事物的本来形态,也蕴含着事物的内在本质。做事有板有眼,严格按照规程、套路行事,这是客家人为人处事的显著特点。自幼接受“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的教导,让客家人都养成了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舅公的权力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及父系氏族制早期存在于舅公与外甥之间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在母系氏族制时期,舅舅是甥儿甥女最亲的男性长辈,与姊妹一起承担抚养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年老后由甥儿甥女供养,职位(酋长,祭师等)和个人财产也由甥儿甥女继承。到父系氏族制时代,仍有这种舅权的残迹。舅权在母系从属于母权,在父系社会里只是一种母系氏族制的残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