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2-25 08:51 编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碣石的文化生态旅游价值不能被低估【三】
六百多年的卫城文化熏陶,军人崇文尚武敬德的遗风,融化为镇情民俗,不愧为独具一格的文化名镇。碣石人骨子里的聪明好学,动作敏捷,技艺精湛,敢为人先的秉性时时流露闪现,有人说,碣石男人大气豪爽,敢于闯荡,碣石女人沉稳心诚,依我看,不无道理。碣石大道接踵而过驶往珠三角的一辆辆大客车,遍布街巷香火缭绕的众多寺庙,就是佐证。可是,目前碣石人却要大批离乡别井,留在家乡中,不少还在清苦度日,碣石城镇建设方兴未艾。说句不大中听的话,似乎是一个人口三四十万的现代大农村大集市。真个是,守着金库无奈喊穷。
那么,怎样更好地开发利用碣石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改善民生呢,我想冒昧提出几点不大成熟的看法建议,不管何时实现心愿,望碣石乡亲笑纳,欠妥之处,恳请指教。 1、尽早重建碣石三忠祠。碣石民众世代眷恋家园,爱乡爱国。然而,清初海域迁界,碣石一带民众被赶出家园,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穷困潦倒,有些人逼迫落草为寇。当年,广东巡抚王来任、两广总督周有德、惠籍进士李希贤等三位贤达,先后泣血冒死上朝力谏,多方遭难,九死一生,终于让乡亲们重返故土。民众感其大恩大德,修建三忠祠,时时祭拜,祠后被毁。现今重建,祈望碣石的大小官员,每年定期前往纪念英烈,宣誓立志,以数百年来那些爱民如子的先贤为榜样,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官民同心同德,发展民生,造福碣石。 2、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现在的碣石的对外交通便利而不快捷。既然有陆丰市政府重点关注扶持,就尽早在明春完成内南碣公路二期工程。建成双向六车道,新型沥青路面,通宵路灯明亮,两侧绿化的一级高标准公路,不仅有利发展旅游,更是碣石民众信心之路,希望之路。随后,着力改造经过乌坎金厢的滨海公路之碣石段,成为海滨游览休闲大道。因沿途地势低缓,投资较省,尽快筑建连接陆丰火车站的陆碣铁路支线。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开通香港至碣石的游轮。境内建立公交网络,让公交车成为市民和游客出行主要交通工具。设置公共自行车站,修建环城绿道。借鉴其它旅游城镇的成功经验,采用人力三轮车作为游览交通工具。街巷设立指向鲜明的路标。 3、创造舒适人居环境。位于闹市区三只马地段,玄武山附近,29层高的卫城锦峰大厦,是碣石的标志性建筑,为名扬珠三角的卫城锦峰集团新近倾资所建。低层可作大型超市,宾馆、写字楼、数码电器商城,诚信经商,支助慈善团体,优惠残疾人、老人、孤儿等,成为碣石的最大购物休闲中心之一,提升碣石的现代品位,达到多赢效益。在军属街文化氛围浓厚,工艺精湛的明清民居修建旅游休闲馆舍。整顿规范旅社宾馆公寓。旅游业与房地产紧密结合,利用碣石气候宜人,海滨风光秀丽的优势,促使人文和谐,建成远近闻名的园林式民居建筑。 4、打造碣石健康美食品牌。碣石海鲜蔬菜等农产品原生态,历代多种饮食文化交融,烹调菜式颇具特色。譬如虾蛄、鱼丸、菜头丸、煎“麦鸽”、红江橙等特产,琳琅满目,是可以让人们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碣石的。市区和海滨景区的美食街,择优竞争,发掘民间美食瑰宝,重视口碑,提倡健康养生,从服务碣石市民做起,实实在在打响碣石饮食文化的知名度。 5、 发展滨海生态休闲旅游。重点创建具有碣石鲜明特色的碣南海滨旅游景区。清朝中叶,碣石卫总兵许时中书写的“碣石”石刻,文革时炸飞了,但是老将军那刚正苍劲的墨迹,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如今,要在碣南海岸,寻找一处古老奇异石蛋作地貌新景点。你若站在摹刻许时中碣石字迹的花岗岩大石前,遥望水天一色的地平线,吟颂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会浮想联翩,豪情万丈的。外海冲浪、银滩竞走、沙浴,泻湖划艇、垂钓、品尝海鲜,石桥场观看古法制盐。等等,男女老少,雅俗共赏,各取所需,尽兴玩乐。 6、传扬碣石卫城文化。留步古城城墙根,听听碣石军话,细细寻味昔日卫城刀光剑影。碣石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时代的关帝庙,还有城隍庙,浅澳妈祖宫,均是探究碣石多彩宗教文化好去处。元山寺文化渗透于碣石街市文化。参观卢氏祖祠,领略大家风范。漫步碣石老街,观赏各家各户的典雅门联,体味碣石别具风韵的对联文化。演艺厅欣赏品味,刚劲雄浑的少年书法,八音缭绕的古典器乐,精雕细琢的木雕玉雕,变化多端的泥塑,还有嵌瓷、石雕、彩绘、书画。。。。。。练武场里参与表演古代兵阵,赛车场上驾驭风驰电掣的摩托。以及推行展现碣石工艺精品的电子商务。等等。卫城文化底蕴厚实,精彩不断,潜力无限。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态旅游,传统与现代碰撞,自然与人文交融,必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淡化旧俗,注重休闲,开创碣石旅游新天地。其实,发展碣石文化生态旅游不是根本,而是通过旅游活动,向世人展示碣石灿烂的历史文化,绚丽的自然风光,增强碣石广大民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其更加热爱美丽的家乡,消除外界对碣石的许多误解,振兴碣石的文化教育,彻底改善民生,形成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生态链,发展社会经济。
我相信,历经数百年辉煌和沧桑,尤其是度过饥荒,文革十年浩劫,诸多天灾人祸,遭受苦难而不甘沉沦,依然铁骨铮铮,自强不息的碣石人民,一定会凭借国家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依法治国的契机,积德行善,脚踏实地,重铸卫城辉煌。
林地理 于2014年平安夜
该贴已经同步到 林地理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