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楼主: 一代好贼

[论汕尾] 汕尾的戏种可以寿终正寝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0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5-11 09:31
我来说个现象,戏台上什么人打什么脸谱,穿什么服饰是有规定的,不可乱画乱穿,有的剧团为了追求舞台效果, ...

呵呵,只能说是胡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5-5-11 09:27
呵呵,你这种人如果是球迷,那就是冠军球迷!!什么是冠军球迷?那就是这支球队拿了冠军我才支持他,球队 ...

你有权利发表你自己的看法,我也有权利不认同你的看法。关键一个就是你所谓的全盘肯定你所说的东西,这只能让人们知道你根本就不在汕尾生活,根本就没亲身看过大戏,所以你总觉得自己家乡的东西都是好的,不容他人说不好,否则你不会用如此低俗的语句。我奉劝你一句,做事情和做人一样,需要看清楚。这跟学车一样,明明是压线了,人家说你压线你还不高兴或者否认他人的说法,这不算什么明智的,确实是井底之蛙哦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0: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家乡好 发表于 2015-5-11 09:00
三大戏种面临的困境人所共知,也不是说你说错,哆嗦一大堆也不见你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
但你文中所说的什 ...

这样吧,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跟你解释好了,你有空的话,买包爆米花,做在席棚里,看一出戏,看完整了,明天你再来跟我讨论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我的帖子上的观点,大家尽可发表你的意见和看法。有话直说,但是有一个,就是必须针对事情,千万别针对人。如果是针对人的话,我这边是0容忍的,敬请见谅。

对现在汕尾的戏曲情况如果缺乏了解的,建议某些人可以坐在观众席上看一出完整的大戏,一晚上就够,然后第2天你再来发表意见。

麻烦一些人没有在汕尾生活,但是确实是汕尾人的人,留意一下自己是否亲身感受过戏曲,尤其是汕尾的本地戏曲。如果没有的话,建议你买个碟,播放一出两出来看看。

我说的话是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我自认看法未必正确,但是也是按事实说话,有什么高明的见解,请大家尽量发表
发表于 2015-5-11 1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瓦拉瓦拉 于 2015-5-11 10:10 编辑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0:00
你有权利发表你自己的看法,我也有权利不认同你的看法。关键一个就是你所谓的全盘肯定你所说的东西,这只 ...

因为我用低俗的语句,所以就认定我没在汕尾生活,也没看过大戏,这是什么逻辑啊,真是令人脑洞打开。呵呵。你最棒了,你最牛逼了。回去让你老师给你打伞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0: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5-5-11 10:07
我在汕尾生活??笑话了,我没看过大戏,呵呵、你最棒了,你最牛逼了。

没有,过奖了,我是按照事实说话,敬请留意
发表于 2015-5-11 1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研究的挺透彻,现在的戏剧表演本来就不是给人看的给神明看的啊!人家是讨生活没有旧社会那时的做的不好台下的人撒沙上台。戏剧表演的肢体动作,一举一动,眼神,表情,唱腔是很重要的,是艺术表演。看看CCTV的戏剧频道那些名角的表演就知道了。说来说去还是钱作怪啊,国家级演员的剧团的表演就不一样了。
   表演的内容不和逻辑,历史。我相信大家看过“水浒传”武大郎潘金莲吧。
   看看下面:武大郎和潘金莲,他们被冤枉了千年 论起最冤的夫妻,武潘二人都快哭晕了。

  武:为夫七尺男儿,贵为天朝公务员,却说成矮穷挫的烧饼郎。附一句:乌纱帽还被染绿了。

  潘:妾身相夫教子,实乃知州家闺秀,硬辱为偷汉子的裁缝女。加一言:笑笑生尽添油加醋。

  

  几百年来,潘金莲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简直就是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水浒传》中,金莲为卖炊饼的矮子武大郎之妻,因与西门庆有染,毒杀武大郎,最后两人恶行曝光,均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所杀。后来《金瓶梅》一书撷取此段故事加以创作,以潘金莲为女主角,并将其描写成不折不扣的荡妇,“欲火烧身,淫心荡漾”。

  

  原著描写潘金莲,是清河县里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二十余岁,颇有些姿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潘金莲去告诉主人婆。大户记恨于心,不要武大郎一文钱,白白地把她嫁给武大郎。潘金莲是爱风流的人,见武大郎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就和那些浮浪子弟勾搭上了。因此街坊邻里都传说她:“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那些浮浪子弟还经常在武大郎家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武大郎在街坊邻里面前丢尽了脸,又是个懦弱本分的人,因此在清河县住不牢,带着潘金莲搬到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潘金莲见了武松又动了淫欢之心,多次主动勾引武松,武松不但不被她的美色所动,反而还说教了她一番。在几番勾搭不上武松后,在王婆的撺掇下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武大捉奸不成反被西门一脚踹到胸口,害心疼病躺在床上半个多月。期间潘金莲不但不管不问,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折磨他。到后来武大实在没法处,只得拿武松吓她,好让她请郎中来瞧他的心疼病,谁知潘金莲与西门庆商议之下,一不做二不休,反将武大毒死。

  

  然而事实上的武氏夫妇,确实郎才女貌、子孙满堂的幸福之家。武大原型为清河县县令,武植,系山东清河县武家村人。他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进士,在山东阳谷做了知县。经后人考证,大郎高七尺有余,两袖清风,而非几百年来的所认为的“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潘金莲也并不是潘裁缝的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4个儿子。

  

  然而如此羡煞天人的一对为什么会被后人诬的如此不堪呢?坊间传言:武植少年贫穷,曾有好友黄堂资助。武植不辱才学,考得功名。然而这位好友却因怀才不遇,家境日渐贫寒,加之家中发生火灾,他想要投奔武植。原打算依靠情谊谋个一官半职,但武植待他好酒好菜,却始终不提携他。黄堂便认为“武大郎乃真忘恩负义之辈”,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并在回乡路上到处散播谣言他编写了许多谩骂讽刺武大郎的小故事、歇后语,见村贴村,逢店贴店,村村说唱,乡乡张贴,谣言惑众,极尽对武植恶意中伤污辱影诋毁之能事。另外,曾被武植治罪过的乡里恶少西门庆的助纣为虐,同流合污,于是沿途传遍了有关武大郎的粗俗之词,武清官的形象被毁于一旦。谁知,待他回到家中,武大郎早已派人送来了银钱,帮他修房盖屋,置买良田。这时,他才发现武大郎决非知恩不报。悔之晚矣,覆水难收。加上一些文人墨客借题发挥,因而谬种一传再传。这些杜撰的故事很快传遍各地。进而将武植、潘金莲名声毁尽,也给潘、武两姓后人带来灾难:清河县的潘家和武家几百年来再不通婚。

发表于 2015-5-11 1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显兵 于 2015-5-11 10:21 编辑

我们必须分开来说,汕尾大地很多业余剧团,农村剧团,他们的所谓作品根本无研究价值,那是瞎折腾,说句真话,那是谋生活的,如果把这些剧团的作品作为研究核心,作为(非遗)来宣传,那是一种文盲。
江湖佬做把戏卖膏药,(师公仔)班,这些民间卖艺,说多句,说少句无所谓,谁去理会。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0: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1 10:20
我们必须分开来说,汕尾大地很多业余剧团,农村剧团,他们的所谓作品无根本无研究价值,那是瞎折腾,说句真 ...

有道理,你说的正确,还是你看的周全,支持你
发表于 2015-5-11 10: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显兵 于 2015-5-11 10:46 编辑

戏,是文学行当之中最精华一种表示,贯穿就是剧本。
(金叶菊)有段这样,叫驿䧟吧。两位王爷路过济南城,济南是山东,某王爷说(这是风波亭么)?
无限敬仰风波亭。
王爷身在山东,风波亭在浙江,请问,千里之遥,怎么看见在杭州监獄内一座小亭子(这座小亭子是犯人放风乘坐地方,也是杀害岳飞父子地方。)
两位王爷怎样去敬仰这座亭子呢?千古悲凉风波亭,这二位王爷也是瞎折腾的。
友们,作为一种交流。
发表于 2015-5-11 1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戏我一直都看不懂!
发表于 2015-5-11 1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贴文《 汕尾的戏种可以寿终正寝了》标题太过了,但成文之前还是有调研过的,海陆丰戏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精神可嘉,值得肯定!作为家乡人首先应该热爱自己故土的一切,包括优秀传统文化,按你的观点,那就是把白字戏、西秦戏和正字戏统统杀掉,这我不赞同!子不嫌母丑哦。正确的做法是:在关注的同时提出建议,让海陆丰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发表于 2015-5-11 12: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真好玩! 看来要请白字戏的余锦程团长和西秦戏的吕维平团长跟楼主PK一下才行,你这样说,真的要端了两位团长的饭碗了。正字戏的不熟悉,要多加了解一下!
发表于 2015-5-11 12: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cltn 发表于 2015-5-11 12:03
楼主的贴文《 汕尾的戏种可以寿终正寝了》标题太过了,但成文之前还是有调研过的,海陆丰戏曲确实存在一些 ...

按照楼主的意思,陆丰的皮影戏也不用玩了,拿张牛皮在布上比划没意思,要拿起来吹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2: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5-5-11 12:45
按照楼主的意思,陆丰的皮影戏也不用玩了,拿张牛皮在布上比划没意思,要拿起来吹才行!

这个是你个人的看法,我没这么说,你觉得不用玩就不用玩,你喜欢你随意
发表于 2015-5-11 12: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0:02
这样吧,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跟你解释好了,你有空的话,买包爆米花,做在席棚里,看一出戏,看完整了,明天 ...

用爆米花说事者,说明你基本不懂得“欣赏”两字,虽然知道几大戏种面临很多问题,但并不是戏种本身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
说国舅一脚踢死一个大活人是逻辑出现问题道出你基本不是一位戏曲真正爱好者,所以不配评论。在戏中一个人能否被踢死,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看不到它突出“杀人灭口”这四个字的真谛。
年轻人能关心家乡是好事,但不要极端。
发表于 2015-5-11 12: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要发扬还要创新
发表于 2015-5-11 13: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你一下,把喜欢看戏的老年人说成傻子是极端中的极端。老年人容易受骗,并不是受戏所害,与戏没有一点因果关系。他们之所以喜欢看戏因为他们懂戏,知道戏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戏有如劝世良言,教你做人的道理。
年轻人,好好学习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