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594|回复: 3

[汕尾] 汕尾 2148具烈士遗骸集中“住新家”(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2 0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耗资2000多万元修建的全省最大红军烈士陵园昨天在海丰县落成——
汕尾 2148具烈士遗骸集中“住新家”
1.jpg
“起灵”仪式,武警官兵将烈士棺椁安放在烈士墓碑上

2.jpg
海丰县红军烈士陵园昨天上午落成

3.jpg
当地干部群众向烈士献花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余作明 庄木辉

  悠远的音乐倾诉着哀思,铿锵的步伐表达着敬意,肃穆中送上的鲜花在无声地缅怀着红军先烈们的功绩……昨天上午,耗资2000多万元修建的全省最大红军烈士陵园在汕尾市海丰县莲花山正式落成,2148具散葬在海丰县内的红军烈士遗骸被集中安葬于此,这些曾用年轻的生命保卫这片红土地、牺牲于不同时期的烈士,在历经数十年的雨雪风霜后终于魂安灵慰,后辈们也从此有了寄托哀思的集中之地。

  散葬的红军烈士归队了

  “天地有情来急雨,烈士精神励后人。”昨天上午,海丰县内突降暴雨,但大雨没有浇灭广大干部群众瞻仰先烈的热情。在新落成的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内,烈士遗属代表、复员退伍转业军人代表、各级官员和社会各界代表逾1000人,冒着大雨肃立在高达6.6米的烈士纪念碑前,庄严而肃穆。

  莲峰巍巍,陵园肃穆;苍松挺拔,翠柏耸立。羊城晚报记者在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看到,昨天上午9时整,尽管大雨倾盆,雄伟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依然准时响起,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正式开始,现场1000余人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红军烈士致哀1分钟。

  随后,中共海丰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德忠缓步走到纪念碑下,向红军烈士英灵深深鞠躬后,饱含深情地宣读祭文,向在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以及在海陆丰农民运动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致以深切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之后,现场人员共同向红军烈士三鞠躬。

  9时30分许,伴随着《思念曲》悠扬的旋律,4名威武的持枪礼兵在前引导,两列共12名武警官兵护送着烈士骨灰盒礼步行进,将其安放在烈士墓碑上。婉转的乐声在陵园上空久久萦绕,经过数十年的雨雪风霜后,2148名散葬在海丰县内各个地方的红军烈士终于重新归队,入土为安。

  “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并肩战斗、舍生取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英雄诗篇,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海丰县民政局局长李特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够让烈士们魂安灵慰,是海丰县人民群众的最大心愿,也是他们对烈士最好的缅怀。

  烈士们多为年轻小伙子

  据了解,海丰县是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也是全国农民运动发源地,著名烈士彭湃的故乡,被国内外称之为“红都”。

  在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年代,周恩来、彭湃、徐向前等许多中共主要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仁人志士,都曾在海丰这块红色土地上和海陆丰人民一起,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翻身解放而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共同创造了光辉的历史。

  而此次集中安葬的烈士主要是参加南昌起义的红二师、广州起义的红四师和红军49团等在海丰为保卫红色政权而壮烈捐躯的英烈。根据海丰县当地的史料记载,1927年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相继失败后,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彭湃、贺龙、林伯渠、刘伯承、恽代英、吴玉章、李立三、谭平山、叶镛、袁裕、徐向前等人便陆续转战到海陆丰。

  在此期间,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红二师)参加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于1927年11月1日和5日相继克复海、陆两县城。接着于11月中旬成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而红二师、红四师和第49团、海陆丰农民武装部队同海丰人民一道,也在莲花埔仔峒、召贡、赤石大安峒、黄羌、激石溪等地进行了多次激烈的对敌战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巩固红色政权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直到1929年红二师和红四师撤离海丰后,红二师与红四师少部分红军与新组建的红军49团、海陆丰工农武装仍在继续开展对敌武装斗争,取得了一次次的辉煌战果。

  “从1927年至1935年,红军战士与海陆丰人民前后坚持武装斗争整整8年,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烈士,在海陆丰这个红色土地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雄赞歌。”对海丰县当地党史颇有研究的海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谢立群告诉记者,对敌武装斗争可谓“艰苦卓绝”,每次战斗过后,海丰县下辖村庄的村民都会主动出来打扫战场,就地掩埋烈士遗体,“当时为保卫海丰献出生命的烈士大多都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原先收葬在红军烈士墓的800余名烈士大部分至今仍没有查到他们的详细名字”。   

  园内还将建烈士纪念馆

  海丰县县长陈德忠在昨天的烈士安葬仪式结束后表示,英烈虽逝,但其革命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永存海丰人民心中。

  据陈德忠介绍,早在1958年,海丰县就已经在莲花山下择址建设了一处红军烈士墓,将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以及海陆丰工农武装部队在战斗中壮烈捐躯的800多位红军烈士遗骸集中安葬,让先烈们长眠在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但鉴于当时的各种主客观原因,仍有抗日抗战武装、“两纵”等1000多位零散烈士遗骸散葬在海丰县内各个地方,“这1000多名先烈主要以海陆丰人为主,他们有些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也有在革命战争中献出生命的,如今趁着红军烈士陵园的修缮,他们的具体事迹也已基本考察清楚了”。

  2011年6月份,海丰县根据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出台的关于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的有关精神,制订了《海丰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普查、登记和上报等工作。

  据此,海丰县决定在莲花山红军墓原址上,整合全县部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着手规划、筹建一座红军烈士陵园,将上述的总共两千多具烈士遗骸安葬在一起。经过多方研讨后,海丰县的红军烈士陵园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等各级政府的支持,并于去年6月份开始动工建设,现已建成一座总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20199平方米、建造烈士墓2148座的大型纪念设施,成为全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工程。

  至于红军烈士陵园的定位,海丰县民政局局长透露,未来陵园内还会有二期工程,他们将在陵园内建设一个红军烈士纪念馆,组织更多的专家学者,对海丰的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进行考证,对在这片红土地上牺牲的英烈事迹进行更翔实的记录。目前,红军烈士陵园也正在申办“爱国教育基地”称号。  

赵映光、余作明、庄木辉

来源: 羊城晚报地方版(广州)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汕尾人:原广州海珠区委副书记苏小澎提名为白
[城事报料] 突发:陆河上护大各村三个十几岁学生游泳溺水
[汕尾资讯] 广东汕尾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马伟灵被移送
[汕尾资讯] 汕尾 2148具烈士遗骸集中“住新家”(组图)
[城事报料] 郑佳、邱晋雄会见外出乡贤陈镜明先生(图)
[城事报料] 正月十九陆丰城隍巡城庙会(图)

发表于 2015-5-25 12: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为什么是20199平方米??   是随意还是有意义   哈哈
发表于 2015-5-27 18:59:3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昔日英烈魂终散!!如今神鼠合一窝!红色土地已黯然!
发表于 2015-5-27 18:59:4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英烈魂终散!!如今神鼠合一窝!红色土地已黯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