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新风劲吹,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都迎来创新大潮。此前借助互联网迅速走红的“众筹”概念,也悄然出现在许多房地产商的口中。   6月8日,国内商业龙头万达集团向市场推出首款针对旗下万达广场金融众筹产品,1000元成为其进入门槛,总规模5亿,未来回报预期年化收益12%以上。5月底,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在上海成立。碧桂园、宝龙地产、大华集团、金地集团、绿地集团、绿城集团、融创、世贸房地产、万科、万通控股、中国平安均成为联盟成员。而在更早之前,包括绿地、万科、远洋等房企产业龙头公司也都相继公布了自己的众筹战略。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近两年的井喷之势,地产金融由早年的信托模式向当下时髦的众筹转型。而就如当初拥抱信托一样,如今热捧众筹的房企也自有其考虑——对于启动众筹战略背后的目的,万达掌门人王健林在4月15日的深交所演讲中直言不讳:以众筹为切入口,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转型。   在中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的市场背景下,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这一阶段,房地产行业增速调整的趋势可说是势在必行,而这也意味着过去依靠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在这个全新的市场环境下健康稳健地发展,房企除了开拓海外市场等寻找“增量”的路径,还要解决如何提升运营效率的问题。   相比高速成长的互联网公司,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传统的房地产行业不可谓不“重”。从土地拍卖到规划建设,再到房产租售,整个房地产开发链条长,周期也不短,其大量资金需求带来的是高昂的成本。   尽管今年楼市已经迎来明显的复苏趋势,但从全国层面来看,库存高企的二三线城市,依旧面临着不小的去化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资金的规模增长及回笼速度上,都恐怕难以和过去的“黄金年代”相比。而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于房企在资金供应上也很难放松。   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跨界玩众筹便显得相对容易理解。从早期网上众筹买房之类的营销噱头,到如今的众筹金融产品及内部跟投制度,真正将零散的社会资本吸引到房屋建设的整个环节上来,都可以看作是房企利用互联网众筹这个工具尝试“轻资产”化的表现。   对房企来说,众筹一方面可以缓解融资压力、分散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宽销售渠道和产品开发方式的有益尝试。但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在楼市投资属性逐渐弱化,“炒房”时机今非昔比的时代,房地产众筹类的金融产品到底是一个新的金矿,还是蕴含着难测的风险,则依然有待观察。
南方日报作者:牛思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