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到了末年,风雨飘摇一小舟,无论是都难以挽回灭亡的命运。1274年7月,度宗皇帝在偏安的不安里,早早驾崩了。那个时候,忽必烈战马驰骋,把曾经的大宋朝逼到南方一个很小的角落里。度宗驾崩了,他也就安宁了,就不再为破败不堪千疮百孔的南宋担忧了,也不再为自己的安慰担忧了。但是,度宗的离去,却把国家给了一个四岁的孩子赵显。这个被称为恭帝的孩子,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起,就被放在了铁板上烧烤。1725年,赵显正式登基,新年改元德佑,希望用深厚的道德力量,佑助南宋。
一个国家没有实力和军队的时候,无论什么都不可能拯救自己的国家。德佑二年,恭帝就在临安被攻破时,被元军带到燕京。这个当了一年皇帝的恭帝,就成了忽必烈的战俘。18岁的时候,忽必烈命令赵显到西藏出家,成为一个高僧。忽必烈对于这样一个当过两年皇帝的高僧,依然抱有戒心。1323年,赵显53岁,被忽必烈赐死。宋朝皇室最后一个男儿,就从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大势已去的南宋没有了皇帝,就不是南宋了。尽管树倒猢狲散,也还有几个铁杆文官围着皇家最后的血脉转动。一般来说,文人平实似乎无力,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最忠心的一个群体,文天祥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好同志。恭帝虏去燕京,就立益王赵罡为皇帝。赵罡7岁,体弱多病,是赵显得哥哥。文天祥虽然是一个诗人,也是南宋的最后一个将军。他和几个文官都认为只要天子在,南宋就在。1276年五月初一,逃难的途中,益王赵罡在福州登基。年号景炎,称为端宗。
赵罡登基之后,就一直在流亡和逃亡的路途上惶惶不可终日。元军对南宋的流亡皇帝穷追不舍,迁徙迁徙再迁徙,成为端宗皇帝赵罡命运里唯一的事情。1278年4月,逃亡途中的皇帝端宗实在是不能承受逃亡的痛苦,病死在路途上。赵罡死的时候,只有10岁,还是一个孩子。假若他是一个农家的男孩,也只是一个牧童;假若他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孩子,还在读汉赋和唐诗。但是他是一个年幼的皇帝,他只有选择在逃难里死亡。看来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当皇帝绝非是一件好事情,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
端宗死去,南宋还有最后一个天子赵昺,只有7岁。眼看着南宋的气数已尽,没人能够有回天之力,来挽救赵家的江山。最后的几个大臣看到的,都是绝望。他们想选择离去,自己寻找自己的门路。但是江山不在忠臣在,文官陆秀夫站出来,再次拥立最后一个天子赵昺为皇帝,年号祥兴。赵昺的皇帝当的最没有意义,帝国的最后一缕夕阳照耀到他身上的时刻,偌大的宋朝土地已经不再姓赵,陆地上已经没有寸土可以让皇帝存留,也没有最后一块土地可以掩埋皇帝。赵昺逃到一座孤岛上,与其说是寻找时机,不如说是在苟延残喘。1278年12月,文天祥为宋朝写下了最后一个将军的抵抗故事,在广东海丰被元军捉拿。伶仃洋里,留下一个文官兼武将的伶仃孤苦,一个人的能力和勇气,最后消失在一片丹心里,留在史册上。也算是南宋最后一缕辉煌吧,历史课本和文学课本都记住了文天祥。
1279年2月初二,最后一个收留赵昺皇帝的孤岛,也将被元军占领。本来守岛的张世杰还想用一叶小舟,把皇帝赵昺带到很远的地方,为宋朝留下一根独苗。但是陆秀夫认为: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就是皇帝活着,也是屈辱一生,或是被赐死,还不如早点死了,免得受到屈辱。陆秀夫把皇帝赵昺背到身上,看一眼无限江山,都是落霞斜晖,不堪复视。陆秀夫纵身一跳,大海接纳了他和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江山能留在身后,生命葬身海底。随着陆秀夫的一跳,宋朝就被海水彻底淹没了。
小小的皇帝,蚂蚱一样,悄然来了,悄然去了。掩上《宋史》,难免唏嘘。历史就是这样,皇帝成全了专制制度,专制制度也成全了皇帝。但是专制制度最后并不能保全皇帝的生命,就是专制制度的最大悲剧。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全的皇帝,又如何能保全臣民的性命呢?从《史记》到《清史稿》,哪一个朝代的末代皇帝逃离了这样的悲剧呢?哪一个朝代的皇帝又愿意改变这样的悲剧呢?因此毛泽东说:”流遍了,郊原血”,就是中国古代历史悲伤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