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94|回复: 0

[国内] 注水剧越来越泛滥,电视剧非要拍成裹脚布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5 09: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说起电视剧“注水”现象,大家都不陌生,哪怕是一部整体口碑很好的热门作品,也往往是情节正往紧要关头去的时候,给你来一大段你不想看的东西,最后拖个五六十集。注水剧现象绝不只是孤例,几乎可以说是近几年困扰电视荧屏观众的首要问题。注水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解决呢?


要点速读


  • 在确保选题成功的基础上,拉长篇幅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一部分出品方在产量方面的野心,“做一部,赚一部”成为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最高追求。 观众的不满声音,在出品方和播出平台看来并不算一件严重的事情,只要注水剧形成了一定的话题热度,批评反倒会为剧作带来更多的眼球关注。 在“内容为王”的竞争时代,拥有好作品和好口碑,才有资格成为最终赢家。

电视剧集体拉长篇幅,是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趋利的内部元素造就的


正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获得了空前关注,其情节与台词尺度之大,让不少观众感到吃惊,也因而格外厚爱这部反腐剧。但对该剧的批评声音也有,比如它的注水状况,有观众表示,每每看到郑西坡与郑胜利这对父子的调侃对话时就忍不住想快进,郑胜利与女友一顿饭吃了半集戏让人想吐槽,侯亮平的女同事们在谈到相亲等事宜时,也让一些观众觉得无聊。

对于《人民的名义》的注水话题,主创并没有回避,编剧周梅森表示,剧作原本计划拍摄40来集,为了商业收益考虑,以及吸引年轻观众群,最后拍成了55集。周梅森的这个解释,有合情合理的成分在。在现有电视剧购销、播出环境下,低于50集的作品,的确会对剧作收益有影响。另外,传统的反腐剧的确与年轻人有距离,《人民的名义》增加了年轻人熟悉的有关新媒体、情感探讨方面的内容,出发点也是好的,尽管在不少观众看来,《人民的名义》的注水和使用落伍的网络语言是多此一举。


很多人表示,《人民的名义》中郑胜利一出来,就快进


电视剧普遍注水,在2010年前后开始成为一种现象。2009年时,国家广电总局曾下达过“瘦身令”,要求电视剧集数一般不要超过30集,但“瘦身令”收效甚微,一些长篇电视剧的成功,使得业界达成了“电视剧越长越赚钱”的默契。新《还珠格格》99集、新《水浒传》86集、《甄嬛传》76集、《隋唐英雄》120集、《天天有喜》91集、《芈月传》81集……时到今年,五六十集以上已成电视剧的标配,包括已播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待播出的《如懿传》90集等。

英雄不问出处,剧集不论长短。电视剧集体拉长篇幅,是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趋利的内部元素造就的。在外部环境方面,因为电视剧是最为大众化的文娱产品,所以在监管方面几乎是全方位的。一部戏投资巨大,如果不能上星播出,那么出品方将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寻求题材、类型上的安全性,成为出品方与创作群的首要任务。在确保选题成功的基础上,拉长篇幅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一部分出品方在产量方面的野心,“做一部,赚一部”成为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最高追求。

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创作群体失去了创作自信。在资方与播出平台掌控了电视剧产业两端的话语权之后,电视剧创作群体往往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完成内容制作,对于创作者而言,拉长集数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创作问题,而是一种技术问题,通过设定不重要的人物角色,配备一些无意义的口水台词,重复表现一些情节事件的戏剧性,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剧集的拉长目的。创作群体对文本质量的保障方面,失去了反抗能力,但在同时却承担了因为注水而招致的更多骂名。

注水的最大受益者是投资方。对于电视剧制作而言,演员的档期,布景成本,全部人工支出,后期制作费用等等,都是经过计算后的投入,后期把40集剪成五、六十集,只需要一些技术手段就能实现。促使电视剧集体注水的一个客观原因是,电视台购剧的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集数购买,在电视剧价格一直直线上涨的情况下,拉长集数抬升全剧的购买总价,成为一个不可抵挡的诱惑。


观众对低质量电视剧的容忍,很大程度上是注水剧泛滥的原因


这两年来被严厉打击的“购剧潜规则”,也暴露了播出渠道对注水剧的纵容。对于电视台来说,长剧也有诸多好处,比如增加观众黏度,扩大电视剧贴片广告带来的收入。观众的不满声音,在出品方和播出平台看来并不算一件严重的事情,只要注水剧形成了一定的话题热度,批评反倒会为剧作带来更多的眼球关注,从来没有一部长剧因为观众对注水部分的不满而停播,这也使得出品方在生产注水剧时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同样被指责为注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是大热剧


观众对电视剧的低要求,也是注水剧“猖狂”的原因所在。在我们的流行文化当中,电视剧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无意义的消遣品。从电视剧中寻找文化承载或者思想功能,会被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待。在整个文娱产品的鄙视链当中,电视剧仅比网剧好那么一点点。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观众对电视剧的消费行为,已经由内容故事转向了周边,小鲜肉、CP、基腐元素等等,成为一部剧的最大看点,包括《人民的名义》这部严肃的剧也不例外,观众津津乐道地制造了几乎脱离于剧情之外的互联网娱乐。

以小鲜肉为核心,注水剧找到了最大的生存依据。投资方一方面批评小鲜肉的天价片酬,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争夺小鲜肉出演作品。有没有小鲜肉出演,也成为购剧平台的主要参照。如何抵消小鲜肉天价片酬带来的成本压力?除了注水之外,投资方利用小鲜肉制造概念、拉升相关金融产品的热度,也是小鲜肉的“价值”所在。所以,批评注水剧,焦点不能放在小鲜肉身上,小鲜肉不过是被用来分散观众对内容质量关注的一个工具,利用小鲜肉的影响力来推销注水剧,才是投资方真正的愿望。

经典美剧的集数通常也很长,比如《越狱》加在一起也有近百集,但美剧的播出方式通常是周播剧,且以季的形式制作,一季剧作短则八九集,长不过20来集,整部剧集的播出时间长度可能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多。漫长的播出过程意味着这些剧集要坚决杜绝注水,并且要尤为强调故事的节奏感和整体性,这样才能吊起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一直保持追剧心态。反观之,中国电视剧最常见的播出方式是密集播出,一晚上两三集,一个月左右播完,这使得国产剧更接近于一次性消费品,只要这部剧在播出期能赢得收视率、带来好的商业广告收益,就不用考虑它的延续价值。


在中国曾风行一时的美剧《越狱》,以情节紧凑好看著称,如今又要出新的续集了



解决注水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比如放开创作尺度、播出限制,以及引入竞争等等


杜绝电视剧注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牵扯到各方的利益,也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监管层面讲,最理想的状态是主管部门在创作尺度上,能像对待《人民的名义》那样给予更大的空间,以此激活创作者的潜在能力,让讲“好故事”的欲望来主导整个创作过程,并且让创作群体手握“好故事”,来强化与资方、播出渠道的谈判能力,内容质量是个根本性问题,产业内外都应该对创作群体给予更多的尊重。

当然,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规范电视剧制作,也有很多的办法。比如在销售方面,可以松开优质电视剧的播出限制,让好剧通过多平台播出、多渠道运营,来获取与其质量相匹配的收入。前不久传出“一剧四星”的消息后业界一片欢呼声,就传达出整个产业的愿望——通过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还是“站着把钱挣了”的好办法。

在购买方面,电视台可以尝试不再用老一套的衡量办法来给电视剧定价。比如,最起码可以不按集数定价,而是按照电视剧质量、电视剧播出后的收视率预测、电视剧话题延展空间给播出平台所带来的隐形收益等方面,给出一个合理的购买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电视台通过播出注水剧一年可以挣10个亿,但每部剧口碑都不好,从长远看,这个电视台是会失去观众群的。而另外一个电视台如果坚持播出好剧,只挣了5个亿,可这家电视剧的品牌号召力会逐渐形成,其主办的其它节目,以及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延展性商业活动的收益,将会远远高于只播注水剧的电视台。在“内容为王”的竞争时代,拥有好作品和好口碑,才有资格成为最终赢家。

信息来源:国内评论



楼主热帖
[热点资讯] 前柔道选手当选蒙古总统 曾攻击竞选对手有中
[热点资讯] 未来一年我国长征火箭将向全社会提供搭载服务
[城事报料] 汕尾市总工会举办劳资关系处理和沟通技巧巡回
[热点资讯] 特朗普称“中朝贸易一季度增40%”中国商务部
[热点资讯] 叙利亚哈马市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 致至少2人死
[三唯论点]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