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例器官捐献的背后有很多真情、悲伤的故事。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人要完整离开,但一名医生指出,不管是直接埋葬火化还是捐出脏器再埋葬,到最后哪有完整的呢?死或许是另一种生。月都有阴晴圆缺,人也许能通过另一种方式让死更有价值,更圆满。临终关怀区的大多数患者都没有转机,他们会在这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上到83岁,下至3岁,每位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想一想,赤条条来去之时,生命两头陪伴我们的不是别人,是医生,因此,我们需要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许多患者家属在面对亲人垂危时,因为知识壁垒、情绪失控而责难医生,他们把看病当做一种消费,觉得出了钱,我必定要有所得,看到好的疗效。殊不知,就算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的今天,医生所履行的指责也不过是尽人事,许多复杂的情况还需听天命。坦然接受医学的“无力回天”,是一个社会心态成熟的标志。这种心态虽难,但却是每一个人应该努力的方向,面对生死,面对救援,面对失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