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星朝斗 于 2017-5-7 11:26 编辑
我们应该放弃乡村学校吗
昨天去海丰县梅陇镇某地,发现某尖小学早已经关闭。这座学校在最高峰的时候,有1000多名学生,现在因为村里人口大迁移,已经没有孩子来就读了,只好关门大吉。好端端的一座学校,就这样完成了历史使命。
从1986年开始,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国家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农村学校占据半壁江山,为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立下汗马功劳。随之而来是国家城市化、城镇化步伐越迈越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从2014年开始,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汕尾城市化步伐发展和我们的经济一样,缓慢一点,但汕尾地区的城市化步伐也是迈得很快:有不少乡村只有村寨,没有多少人在那里居住了,原来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乡村学校也“人去校空”,昔日热气腾腾的校园,今日则芳草萋萋,燕雀汇聚。
这样的乡村学校,现在真的成为“鸡肋”:放弃嘛,觉得有味,不放弃嘛,维持下去是一笔费用。让不少地方政府头痛不已。 “全校只剩3名学生、5名教师,这学校还能办下去吗?”某小学的学生家长郑师傅略带焦虑地说。从2016年9月1日报名后,因为一则“撤校”流言,家长纷纷为孩子转学,使该校学生突然大量流失,从50多名锐减至3名。
对于“撤校”流言,当地镇中心校校长称,“已和县教育局的分管领导沟通过,从没有过‘撤校’通知。我们将在近期发文通知‘不会撤校’一事。此外,学生转学主要是家长的‘自愿’行为。因此,我们通知村上小学的领导不干涉,因为两所学校同在一个学区。”但是,“撤校”流言的后果已经显现,只剩3名学生5名教师的这所村校很可能面临最终被撤的命运。而分析这起事件,可以看到农村撤并乡村学校的一些新动向。即以仅仅维持低水平办学和非正规渠道放风声要撤校的方式,让乡村学校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无奈地“自然”消亡。这是国家叫停盲目撤点并校之后,一些地方为达到撤校目的而采取的“新招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诚然,学校撤并虽然提高了校舍单位面积、办学资金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方政府的办学成本,但这却是以抬升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为代价的。教育需要成本考量,但农民负担的成本、孩子们的时间成本以及安全成本,都远远比政府投入的经济成本更为重要。综合考虑农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现状与教育资源等方面因素,合理布局相当数量的“微学校”,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问题,避免少数学校生源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大班额”及“超级学校”现象;为偏远农村留存“一个人的学校”,彰显制度关爱和社会温暖,契合农村家庭及孩子们的热切期待。
所以,如何对待农村学校,成为当前需要科学解决的一个难题。需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