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海波
前一阵,湖北一女大学生当街向男友下跪,原因是谈恋爱时自己已不是处女,想挽回男友,从而向其当街下跪。女生下跪时,男生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看罢这则《经视新闻》之后,心情怪怪的,有些匪夷所思。不知网友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支持这位女生用下跪的方式挽回自己的男友呢?还是对此怡笑大方、嗤之以鼻?
一些女同胞对此有些愤慨:这位男生未必是处男,却要求女生是处女,真是岂有此理!当然,也有一些人对男生力挺,对女大学生进行嘲讽和鄙夷,感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男人骨子里对女性有一种习惯的约束力,这在处女情结的迷恋中得到了印证。然而,要求女生是处女便是对爱情贞洁的坚守吗?非处女都是对爱情的亵渎吗?这些老调重弹的论调让人啼笑皆非,不可思议。还有一些伪道徳、伪崇高、“新思潮”的前卫人士,要求女生主动上位,去“睡服”那位男生,俨然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管她处女非处女。
为什么有些男人脑海中具备根深蒂固的处女情节呢?莫非他们果真对爱情忠贞不二?
否!这是一个伪命题——美满的爱情必要包含美妙的性,而美满的性当然要以感情为前提。世上有一种叫作“友爱”的情感,有一种叫作“嫖娼”和一种“施暴”的行为——爱情不等于性,性也不能代替爱情。处女或“非处女”与爱情无关。
男人为什么对处女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必然引出几个不能含混的观点:爱情既然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为什么要专一?为什么只能对一个人?为什么必须如此吝啬?为什么这吝啬或自私要受到赞扬,这层膜的完整与否,就是神圣与纯洁的化身?
现在有处女情结的人不会很多,但男人多多少少会介意,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新时代女性,再也不是以前那些唯命是从的小女子了,大男人主义是行不通的。对“初夜”的态度要淡化,谈恋爱的时候, 不要急着说性,那样会让人怀疑你的素质,觉得你在用下半身和她谈恋爱。
爱情,几千年来人们以各种声音说着、唱着、赞美着。“非处女对爱情不忠”的观念,可能是源于早先的把爱情与婚姻、家庭混为一谈。在今天,爱情已不等同于婚姻、家庭,这不忠的观念是否就没有了基础,就很快可以消逝了呢?在宽厚豁达、更为进步的男人那儿已经不存在呢?
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苟延残喘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一直遵从男尊女卑,讲究女性的“三从四德”,这是儒家礼教对于女性精神和肉体上的压抑和束缚。当今社会,仍有部分男子存在着女性忠贞的概念,认为“非处女”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试问在约束女性的同时,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男性的寻花问柳又该作何解释呢?
物质的高速发达未必带动精神的同步发展,而物化时代在缺乏约束和道德层面的内在制约下,往往导致欲望的汪洋恣肆。性行为是一种语言。在爱人那儿,坦露肉体已不仅仅是生理行为的揭幕,更是心灵自由的象征;炽烈地贴近已不单单是性欲的摧动,更是心灵的相互渴望;狂浪的交合已经不只是繁殖的手段,而是爱的仪式。爱的仪式不能是自娱,而必须是心灵间的呼唤与应答,是男女双方尽情的欢娱。爱的仪式,并不发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爱的仪式是百年孤独中的一炬自由之火。这儿赞美赤身裸体,这儿尊敬神魂颠倒,这儿崇尚礼崩乐坏,这儿信奉敞开心扉,这儿施行与外界不同甚或相反的规则,这就是爱的仪式、爱的表达。
在那些所谓的“买处”相亲会,谁会相信他们对情感忠贞不二?处女似乎像珍稀动物一样屈指可数,成为一种猎奇的对象,成为他们借此炫耀的财富。
乍一看,那个男生对“非处女”的不接受,似乎有一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味道,在当代社会倒是成为十足的笑话,是大男子主义强加女性精神和肉体的不平等而已,却挂着一层美其名曰的外衣!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爱心也好,真心也罢,需要我们用心经营,一点一滴的培养,性不能代替爱情,爱情包含性又大于性。这就是为什么,性要受到限制,并且是以爱情的名义。
从日常行为的小事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品行,那位男生骨子里对假想爱情的维护,是对男权自我意识的维护,试想一个性恣肆和放任的时代,在男性自身无法做到忠贞不二的年代,却要求女性做到是处女的观念,不免显得荒唐可笑,可悲可叹,不是君子所为之。
爱及他人必得福报,这是修身养性的第一要务!“哪个男人不出轨,哪个女人不怀春”,对处女或“非处女”不再大惊小怪的时候,我们离“中国梦”就更近一步……
作者简介
曾海波,云梦人。孝感市作协会员。农学院、林业系特产专业毕业。因病离职。爱好写作,2016年出版个人散文集《激活春天的按钮》。在《湖北日报》《孝感日报》《甘肃日报》《楚天都市报》《南昌日报》《蚌埠日报》《潮州日报》《防城港日报》《梧州日报》《滁州日报》《鹤岗日报》《渭南日报》《汴梁日报》《农村信息报》《劳动者报》《孝感晚报》《大同晚报》《江海晚报》《云梦报》及《湖北审计》《黄香故里》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300多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