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92|回复: 0

[书画] 图解《清明上河图》里的惊天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0 09: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的那边是海 于 2017-6-10 09:54 编辑

[摘要]《清明上河图》是这个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古画,约有上亿人知道它。在这幅画里、画外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涵,涉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

100116651.jpg

《清明上河图》是这个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古画,约有上亿人知道它。
       其实,在这幅画里、画外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涵,涉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揭秘之前应该介绍一下画家张择端。
关于张择端,前人留下的唯一一点线索,就是在卷尾有金代监管御府书画的朝臣张著题写的85字跋,说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自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来学习绘画,他擅长画界画,尤其是画舟车、桥梁、城廓和街肆等,自成一家。

100118107.jpg

金代张著跋文
       张著说张择端曾“游学京师”,也就是说,他长大成人后到开封城参加科举考试,可是败北了。他只能在京城谋生,于是就去学画界画,用直尺、毛笔来表现船,表示桥,表现直线的画,这样的画容易画得像,好卖,生活会有着落。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按照徽宗的要求考上了翰林图画院,开始了他的宫廷绘画生涯。
       提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绘于什么时候?
       这就要找出画里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证据。证据之一:在该图后面的跋文里,有一个明朝的著名文人叫李东阳,说该图作于政和年(1110年前),理由是他看到卷首有宋徽宗题写的五字题签,只钤有双龙小玺,按照宋徽宗的习惯,他凡在政和、宣和年以后的题记、署款,都要盖上“政和”印或“宣和”印。在李东阳之后,卷首渐渐被磨损了,明末的裱画师把它裁掉了,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100118128.jpg

明代李东阳在宋本《清明上河图》卷尾的跋文(部分)

100118151.jpg

被去掉徽宗题签后的宋本《清明上河图》卷首
       证据之二就是服装,据元代徐大焯《烬余录》记载,北宋初中期的妇女服饰流行的是长褙,也就是长外套(前有对襟,侧、后开衩),这个外套有多长呢?可以长到接近脚面。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的长外套就改短了。从宣和到南宋初期,女外套改为紧身的了。
       再看看《清明上河图》里妇女穿的是什么?大家要找年轻妇女穿的时装,北宋那时候妇女出门是很少的,张择端画了八百多人,但只画了十几个妇女,其中几个有身份的妇女穿的是当时最时髦的衣服,就是宽松的短外套,当时叫褙子。在当时的壁画上找到相同的印证,这再次就告诉我们它的绘制时间了。

100118164.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妇女时兴的“盘福龙”(便眠觉)发饰和短褙之一

100118181.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妇女时兴的“盘福龙”(便眠觉)发饰和短褙之二

100118198.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妇女时兴的“盘福龙”(便眠觉)发饰和短褙之三

       证据之三就是画中发生的政治事件,在图中看到画有两辆独轮车,要注意的是,车上都盖着一块大苫布,苫布上面写的是大字草书,写字的文人肯定是在政治上受到严重的挫折,以至于他们写的字幅落到分文不值的地步,这个事件只有发生在宋徽宗登基之初1102年的新旧党争之际。

100118312.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新旧党争中被废黜文人书迹之一

100118333.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新旧党争中被废黜文人书迹之二
     上述三方面的证据表明,《清明上河图》画在北宋宋徽宗朝前期的崇宁至大观年间(1102-1110年)。

100118387.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王家纸码店
     《清明上河图》画的季节是清明节,卷首有踏青的人们,画中还有清明节使用的纸码铺。通常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汴京城东南一隅,很多文章都是这么说,经过我的几年查询,我这里要揭秘的另一个问题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到底画的是什么地方?
       调查的方法就是乘坐飞机到《清明上河图》的上空进行观览,即模拟航拍《清明上河图》,从高空俯视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城是什么样的。

100118492.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郊外(港口)

100118523.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进城(城市绿化)

100118548.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拱桥(排水系统)

100118556.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城门外(粮仓码头)

100118573.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城内(摊贩)

      我们将航拍图转换为地图,去跟宋元时期的开封地图进行对比,结果是丝毫对不上。
100118586.jpg
模拟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
100118590.jpg
模拟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转化为城市图
       在画中能不能找到具体的实景,只有从地标性的景物说起。先看河道,都说这是汴河,汴河两岸砌着很高的堤坝,下面才是开封城的街道,在当时是严禁在堤坝那里建房的。而画中的河流却恰恰相反,没有堤坝,岸边商肆鳞次栉比,这全然不是汴河的情景。
       再说拱桥,汴河开封段上架有十三座桥梁,《清明上河图》上只画了一座拱桥。
       张择端也回避了表现具体真实的某个建筑物或象征性的景物。如果以写实为基点,画家创作的时候就会受到束缚,他的艺术想象力、概括集中力就没办法发挥了。
100118621.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与城墙

100118647.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城门上的牌匾有意回避实名
       画中写有很多店铺的名称,还有广告词,写得活灵活现的,《东京梦华录》里根本没有这些商铺的名称,都是画家编出来的。这叫“正店“,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政府允许店主造酒,开封城像这样的“正店”共有72家。“赵太丞家”是一个退了休的御医开的诊所,像这个“十千脚店”,比正店差一档,瞧门口的方柱标牌,外面蒙上白纸,写上店名,晚上在箱内点上蜡烛,这应该是最早的灯箱广告了,说明开封城的夜生活是很热闹的。

100118680.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的灯箱广告
       那么,画家画的是什么地方呢?可以说全图概括、集中、提炼了开封城内外几种类型的建筑物和社会生活。那么在绘画的思想主题上,他要概括集中什么?这就是另一个关键问题:他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他在表现汴京繁华景象的背后向何人发出什么警示?
       过去说《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时期开封城的清明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不错,画面上有许多这些场景,但是在它的背后隐藏着张择端对当时社会深刻的思想认识,让我们一一揭示出来:
       北宋的开封城里每一坊也就是每一个居民小区都有望火亭,亭上有人值班瞭望,一旦发现着火,马上组织灭火。消防兵就住在望 火亭下的两排平房里,可画中的望火亭没人看守,下面的消防兵也不见了,两排房子开了饭馆,消防用房居然也可以经商!北宋开封城着过几次大火,损失很大,张择端很生动地表现出消防形同虚设的痛病。
100118699.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供观察火情用的望火亭形同虚设
       这是一个衙门口,是负责传递朝廷文件和上报下情的递铺,府里的长官要带着这门口的这一批人把公文送到下一站去,快到晌午了,这个长官还没有出门,吏卒们都等得快睡着了,公文箱放在两边。可见当时北宋官府的工作效率相当低下,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

100118713.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懒惰的递铺士卒
      拱桥上,占道经营十分严重,坐轿的文官遇上骑马的武官,彼此互不相让,护卫们争执不休。桥上、桥下的矛盾交织了起来……

100118749.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上文武官员争道
       在城门口也没有一个兵卒看守,这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城头上难得有一个值班的,在看城下的热闹,城楼里还放上席子、枕头,他是值夜班的,还要睡大觉。可见当时的军队都处在非常懈怠的状态。
       这些御林军们在忙些什么呢?我在“正店”旁的酒铺里找到了他们,他们准备将酒桶运到车上,一说这是卖弓箭的铺子,北宋是禁止武器买卖的,到了徽宗朝,连竹子做的刀都不让卖,武器管控得很严格。

100118768.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御林军在“正店”旁的酒铺运酒桶
       画中最后一家铺子是诊所,即“赵太丞家”,广告牌子上写着“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大理中丸医肠胃冷”,还有治疗“五劳七伤”的本领,说明开封城酗酒很厉害,形成了社会弊病。
100118776.jpg

宋本《清明上河图》:从“赵太丞家”看酒患成灾
来源:古韵新省_卓




楼主热帖
[热点资讯] 微经济:黄花菜“热”起来
[热点资讯]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热点资讯] 教师涉嫌猥亵学生事件影响恶劣教训深刻
[热点资讯] 40多名考生集体作弊,背后谁在操纵?
[热点资讯] 推进电动车新规 不能牺牲快递员利益
[热点资讯] 台风“木恩”致8人被困货船 广西防城港多部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