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94|回复: 0

[广东] 广州天光墟人头涌涌 交易“黑话”一块钱=100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5 15: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嘘!天光前这三“墟”可淘宝)

广州天光墟人头涌涌 交易“黑话”一块钱=100元

007.jpg

  光塔路天光墟,街坊正在淘旧书。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夜晚开始、天光收档的天光墟是广州的特色墟市。繁盛时,广州最著名的天光墟有六处,分别位于文昌北路、人民北路、光塔路、海珠桥、荔湾路和西门口。2016年,因噪音扰民、卫生环境差等问题,广州市禁止了人民北路等多处的天光墟。而今,市中心仅剩海珠桥南、光塔路、文昌北路等天光墟按点开市。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以售卖生活用品为主的海珠桥南天光墟,多了电子产品摊位;光塔路天光墟的旧书摊主开始与顾客线上交流;文昌北路的摊主正向其他市场转移。

海珠桥南

  二手电子产品摊位增多

  旧物特色:衣服、零食、小电器 趁墟时间:每天早上4:00~9:00

“小妹,来帮衬下啦!”早晨5点半左右,静谧的珠江两岸尚亮着灯光,海珠桥南侧人行道上早已铺满了旧物摊位。这处天光墟从海珠桥南延伸至南华东路,集纳了上百个摊位。桥上有售卖零食、手机零配件、生活用品的摊位,也夹杂着卖瓷器、银饰等旧物件的摊位;而南华东路一片卖的多是旧衣服旧鞋子。这里原本以售卖廉价生活用品为主,近来也新增了不少二手电子产品的摊位。

便宜的价格吸引了不少街坊出手。一款外观崭新的iPhone5,价格为500元;一只半个月大的小奶猫,8元钱就能带走;一扎水性笔,仅需1元钱。细看这些物品可发现,它们或多或少存在质量问题:部分带包装的食物已明显过期多日,堆在地上的旧衣服不少有明显的污渍,移动充电宝有多处磕碰痕迹……但买家对货物的成色并不会挑剔太多。

来淘货的买家以中老年男性居多,通常是拖鞋短衣打扮,推着辆带篮子的自行车。最近恰逢暑期,也有学生调研团队到此探营。

家住海珠区前进路、在医院当车管员的阿铭是海珠桥南天光墟的常客。采访当天,阿铭花2元钱买到一个半新的键盘。他告诉记者,来天光墟买东西的多是附近的老街坊,“几块钱的东西,都是厂家的剩货,质量问题不大,比在店里买要便宜很多。”

早上8点不到,摊主们陆续收档。“收档时间到了,也要给上班的人让路了。”一名销售手机配件的档主说。

光塔路、海珠中路

  淘宝顺便结识志同道合者

  旧物特色:旧书画、瓷器 趁墟时间:每周六早上5:30~9:00

“北有报国寺,南有海珠中。”这处因旧书而成名的天光墟,只在每周六早上开市,是学者、收藏爱好者的周末常逛之所。记者走访时看到,不足百米长的墟市上摆卖的皆是很有年代感的“古董”,清朝的田契、1956年的运动会奖状、上个世纪广州街景的旧照片等均可以找到。“这里刚成市的时候,确实有很多好东西买。现在规模、名气大了,好东西反倒没有那么多了。”喜欢到此淘古书、玉器的莫先生称。

随着线上交流的普及,天光墟逐渐成了一个买卖双方结识志同道合者、交流信息的平台。每周六,在坑口古玩城有一个旧书仓库的刘生,会带些旧书,骑着自行车来海珠中路的天光墟摆卖。“来这里,卖书是其一,更多地是为了和客人交流信息,了解他们有哪些旧书需求。”刘生说,他在天光墟摆摊十多年,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旧书爱好者,建立起了个人的旧书关系网。

早上8时30分左右,摊主们相继撤离。有的瓷器摊主用旧报纸将旧古董层层包裹起来,准备离场。“时间到了,要自觉收档,不给城管工作添负担,也不起冲突。这是我们和城管员之间形成的一种默契。”刘生说。

文昌北路

  几经波折繁荣程度大不如前

  旧物特色:古玩 趁墟时间:每周二早上6:00~8:30

与上述两处天光墟相比,文昌北路的天光墟有些神秘:谈拢物件价格要靠手势。在此趁墟的,多是些喜好古玩的老行家,以男性为主。

记者了解到,文昌北路天光墟是广州市最古老的天光墟市之一,由原中山七路一带的天光墟发展而来。“改革开放后,天光墟从中山七路迁到清平路和中山八路一带,上世纪90年代迁往带河路,2000年前后又迁往文昌北路。2002年,文昌北路天光墟改为逢周二早上开市。”旧物搜集爱好者武楷斯对文昌北路天光墟的由来颇有研究,他介绍说,“在文昌北路天光墟上,为防假币,货主一般不收大钞;而看货人也需遵守不问货物出处的规矩。”

据悉,为对文昌北路天光墟进行规范化管理,2012年,荔湾区逢源街曾划出临时疏导区,供墟市摊主们摆摊。后来,随着城市发展,这些流动临时疏导区被取消。几经波折的文昌北路天光墟,繁荣程度也大不如前。“有的摊主在文昌北路开了固定的档口,有的摊主从文昌北转移到了光塔路。再加上仿古器具鱼龙混杂,原本可淘古董物件的文昌北天光墟现在更像是个广州特有景点了。”喜欢淘古玉的市民程先生说。

学者说

  把天光墟当成特色城市文化组成部分

“广州是千年商都,有本钱的开了铺面;本钱不多的,便自己摆摊,这便形成了流动的天光墟。天光墟买卖的利润空间普遍不大,在此买卖更多是享受这种生活方式。目前,天光墟摊主和买家多数比较自律,能够不吵不闹,不制造垃圾。在我看来,天光墟的买卖声,是可爱的市井之声,是广府都市的韵律。”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引导天光墟的发展并善待它,把它当成特色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在研究上,我需要找一些旧书了,天光墟会是我的第一选择,它是一个重要的寻宝路径,是小时候的特别记忆。”

街坊说

忍不住好奇,之前趁周末和同学一起来逛了海珠桥的天光墟,见到既有卖过期食物的,也有卖旧衣服的,还有卖古董玉器的,只觉得墟市里充斥着廉价的气息。后来,才慢慢觉得,容纳多元群体摆摊的天光墟未尝不是一种人文情怀。

——华农大三学生沈同学

每周六早上,路过这里会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虽然有些吵闹,但买卖的人都还算自觉。有时候也希望政府能够管一管、约束一下;但还是希望这种代表广州特色的天光墟,在老广州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海珠中路街坊黎姨

来源:信息时报



楼主热帖
[热点资讯] 老旧小区改造要“面子”更要“里子”
[热点资讯] 截瘫者之家创办人考察无障碍设施时坠亡 亲友
[热点资讯] 敦格铁路全线预计年内开通
[热点资讯] 最高法、最高检:把主题教育作为当前首要政治
[热点资讯] 调查:71.6%受访者认为丈夫应与妻子共同照顾
[热点资讯] 调查显示:71.4%受访者称身边有人过度依赖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