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夺人才,中国14个二线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以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过,吸纳人才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下。仅靠物质刺激和政策优惠,对人才的吸引力恐怕难以持续。
要·点·速·读
1、二线城市要留住人,必须要在核心产业上有竞争力。
2、如果没有公平、开放的软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就难以持续。
3、对于年轻人来说,城市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无限的可能性。
大学毕业生最看重的还是薪资水平和发展空间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武汉宣布建设360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长沙计划投入百亿元以上资金吸引人才,成都给予顶尖人才高额资金资助…… 据报道,在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主流二线城市中,除沈阳外,已有14个城市对高校毕业生开出了诱人的条件,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
那么这些二线城市的政策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究竟如何? 《中国青年报》做了一份调查,针对2002名刚毕业或未毕业的大学生,结果显示,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是薪资水平(64.3%)、发展空间(59.3%)和城市大小(43.9%)。对于今年多个二线城市陆续发布的“抢人政策”,49.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有吸引力,44.8%的人认为一般。 而一家招聘机构发布的《2017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选择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毕业生比例达到43.75% 同时,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称,北京毕业的境外生源选择留在北京就业的人数增加了4000多人,增长约9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要留住人,必须要在核心产业上有竞争力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不少高校毕业生对去二线城市仍然心存疑虑。那么,二线城市要做什么才能招揽更多的人才,以及留住那些已经“抢到手”的毕业生? 先说毕业生最关心的薪资问题。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4届至2016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二线与一线城市工作的月收入均呈稳步增长趋势,但在二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月收入始终低于一线城市。 对比租房、买房等生活成本,二线城市的收入略低也能说得通。不过,很多毕业生担心的是未来,五年后、十年后,自己的收入水平会像一线城市那样突飞猛进的增长吗?
很多二线城市共享单车出现的时间,比一线城市迟了半年
除此之外,二线城市想要留人,更关键的还是要提高自己在核心产业上的竞争力。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三大行业依次为,互联网、汽车制造、金融。就互联网行业来说,新兴的二线城市互联网行业发展并不充分。一家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在武汉进行招聘的互联网公司数量为1051家,南京有1041家;而北京有16200家,上海有8028家。
可以说二线城市产业基础并不完善,和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上,在一线城市工作不仅仅是打工赚钱那么简单,工作中看到的、学到的理念、技能都是最新的,甚至是超前的,人始终处在一种不断提高自己的状态。 像是最近几年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手机叫车、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项目,除了杭州这个特例外,基本都是由一线城市传导至二线城市的。如果二线城市始终是跟随者的状态,会让很多毕业生觉得自己学不到新东西,很容易摸到职场天花板,并且在未来的竞争中落伍,这样自然也就很难留住人。 更重要的是,二线城市要营造公平、开放的制度环境除了薪资水平、工作机会这样的硬指标,对于二线城市来说,软实力的提升对于留住人才来说也非常重要。 因为在中国,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虽然同样都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甚至一些二线城市建设的豪华程度是一线城市所不及的,但是两者在文化、软实力上的差异仍然非常明显。 在一线城市里,官本位、熟人社会、制度不公等情况依然存在,但是它足够大、足够包容,还是为很多只有一腔热血和一膀子力气的年轻人留出了奋斗空间,这是不少二线城市所不足的。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只有28.8%的受访大学生会看重落户政策
就像专栏作家何三畏在《北京,难以离开》一文中写到的:“尽管北京并非不存在不公,但在这里,你随时可以感觉到健康、向上的市场力量——按价论市,给有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让勤奋的人得到更多的报酬。房子、空气、户口也许让你的生活异常艰辛,但作为一个平民子弟,你无法忽视,在这个城市里打拼,你的前景将更加公平和光明。” 公平之外,还有开放。相比于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二线城市“关系重于能力”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是相比于一线城市,还是显得不足。并且,一些地方对“外地人”还不够包容,本地人在职场上更为如鱼得水。这些都是影响二线城市留人的“软实力”。 所以,如果只靠短期的财政倾斜、政策优惠,缺少长远的配套举措和制度改革,对人才的吸引力就难以持续。 对于年轻人来说,城市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无限的可能性硬实力和软环境之外,为人才提供足够的筑梦空间,给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可能,这才是对人才最强的吸引。 有很多人都曾感慨,在北京生活固然艰辛,但每天出门前,想到接下来的无限可能,一切也都值了。编剧柏邦妮也曾写到过:“北京这座城市给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可能性。当然,很多时候,可能仅仅是可能,这正是残酷之处。” 因为有了无限种可能,所以很多人就有了无限种未来。就算这些可能最终没有变成现实,但是人在年轻时见过足够多的可能性,在他成熟时也能够更从容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城市拥有创造平台的能力、实现梦想的舞台、容纳生活的空间,这是对人才的最强吸引
所以,前些年曾经一度流行“逃离北上广”,风潮过后,不少年轻人又选择“逃回北上广”。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小城市生活成本更低、物质回报也不错,非得去大城市“受罪”?其实,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因为无法忍受小城市的安稳“杀死”了未来变化的可能。 说真的,二线城市不要觉得吸引人才跟“养猪”一样,提供一套能供得起的住房,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能将这些“抢到手”的人才牢牢地留在身边。 如果二线城市的生活只提供了“确定性”却没有什么“可能性”,一眼就能望到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生活的模样,那么,曾经“逃离北上广”又“逃回北上广”的故事恐怕会再度上演。
来源:今日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