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下午三时,是个令人窒息的时刻。因为《汕尾日报》总编辑李振威同志,不幸因病逝世,享年54岁。又是一位去世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同志好领导。李振威同志的逝世,是汕尾新闻界和文艺界上的一个大损失。
认识振威同志,是在2013年在汕尾党政信息网版主聘书会上。为了办好党政信息网,李振威几次在他办公室召集多位版主和通讯员,从党的文艺政策到国家法律、从世界形势到关注民生、从网络文章的写作到排版工作----李振威同志都进行细致入微辅导。
为了让版主和通讯员对汕尾市有更多的了解,振威兄多次联系有关部门,深入到陆丰、海丰、陆河各地,深汕特成立以来,李振威要求大家多关注、多报道深汕特,亲自带领记者通讯员和文艺青年,深入到海丰西部,到工地、到大街小巷,甚至到畲族村,了解最基层的风土人情。他总是强调: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同时,要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社会矛盾,对社会要多观察,对生活要有敏感性,对报纸报道出来的问题,要跟帖,把握舆情的度与量。
李振威是个平民化的知识分子,是个和记者、通讯员和广大读者打成一片的总编辑。他穿戴朴质,从来没有见过他穿高级西装,穿高级皮鞋。他和人谈话,总是微笑着,从不打断别人的说话,在别人接不上下一句话的时候,他总是不经意地提示一下。在看似随意的交谈中,他总有妙语连珠,总有充满睿智的点子让听者得到启发,他幽默风趣,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往往让人哑然失笑、深以为然。他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没有利用他的位置谋求私利,他的唯一娱乐,就是在业余下象棋。和我几次交往后,得知我是他同窗师弟,就要我不叫他“李总”,直接称呼他为“振威兄”。
郑金城说:“深夜闻噩耗,连伤感都无人可倾诉。以为还能等着见上,哪知暗伤一发作,便归了道山。厚爱和提携之声仍在耳旁,人却已在无病痛的天国。近写我们都是带着暗伤的蚂蚁一文,再翻此文,心涛汹涌:尘世里,我们就像匍甸在荒山下的蚂蚁,身带暗伤,却背负着这一生的生离死别,奋力挣扎,仿佛这样才能望见彼岸灯火,才能看到明日阳光。我那些见过的没见过的、交集的没交集的生命的刹那芳华,因暗伤骤然发作,隔夜之间,变成乱坟岗上的一座荒凉。”
五十才有四,身死岗位上,实在太可惜。我们在长号之余,也应该反思一下:生命很宝贵,健康价更高,为了革命故,两者都珍惜。李振威同志在繁重的工作中,没有时间养成锻炼的习惯,饮食起居也不符合科学要求。所以我们在悼念他、在学习他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的同时,也要注意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和良好的饮食起居制度,让我们健康地活着、快乐地工作,有更多的生命和智慧为实现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让庆洲兄的悼念诗作为结尾吧,也作为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大雁回时悼振威,
心如针刺泪倾飞。
潮州握别青春记,
汕尾重逢夕照辉。
传说白沙蒙大德,
奇谈乡土沐芳菲。
君今伴佛天堂去,
学有疑题可问谁?
天堂大路,振威兄台,一路好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