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77|回复: 2

[民生] 美记者访华感受:以为中国像印度 实际比英国更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4 10: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记者访华收获惊喜:以为中国像印度 实际比英国更好

  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美国石英财经网11月11日发表了题为《中国行粉碎了我对发展中国家的偏见》的文章,作者系阿克沙特·拉西。具体摘要如下:

  我最近去中国采访报道两周,当时有一些预期。正式说来,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自认为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很了解,因为我是在印度长大的,而成年后大部分时光是在英国渡过的。

  根据资料,我预期中国更像印度而不是英国。2016年,在调整购买力平价后,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535万美元——更接近印度的6572美元,而非英国的4.2609万美元。我预期中国的火车和地铁比印度的更现代化,但都是乱哄哄的。我想对顾客的服务会更礼貌,但同样让人有烦恼。换句话说,在大大小小的方面,我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会证明一切。

  结果我错了。我在中国两周的经历让我感觉我在访问一个跟我过去访问的富国一样富裕的国家。这次中国之行让我明白西方人改变我们对中国的观念是多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尤其在认识我们自己在世界上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位置方面。

  我过去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地铁很先进,宽敞而且有空调。地铁、高铁甚至上海的短程高速磁浮列车上都有4G手机网络。出租车很容易打到而且很便宜,虽然多数都有烟味。便利店随处可见。

  餐厅、购物中心和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有时似乎工作过度,但是他们总是彬彬有礼,而且效率很高。商店里明码标价,没有必要讨价还价。我没有遇到一个卖家让我不愉快,也没有遇到临桌上的陌生人干扰我。

  我自己的无知可能是我对中国有错误看法的一个原因,但是麦肯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的一位主管乔纳森·沃策尔认为,其他的原因可能在于学者和智库带有偏见的观点可能对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指出:“我在中国工作和生活30年的经历证明,这种片面的观点与事实相距甚远。”

  无可否认,我的经历限于我在中国最大的三个城市——上海、广州和北京的见闻。而且我是一个游客,接触的是收入较高的城里人。然而,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好于我去过的任何一个世界级城市。

  对我来说,中国大都市的生活跟英国很相似。如果有差别的话,中国的基础设施更好。

  中国城市的生活质量好得令人感到意外。经济学家们将中国归为发展中国家。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比约恩·康拉德说:“在其东海岸光彩照人的城市地区,它是一个发达国家,而在其西部贫困地区,它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看星巴克数量或识字率,它是发达国家;看人均医生数量或农业劳动力百分比,它是发展中国家。”(编译/刘宗亚)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实用】去市场买菜,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城事报料] 减租减税延迟还贷支持民企渡难关
[城事报料] 市医保局到创卫挂驻村协助开展创卫工作
[城事报料] 广东体彩微信号“好运红包”即将上线!
[城事报料] 汕尾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助力创卫,整治环境卫
[热点资讯] 中国患者一年吃掉百亿元保肝药 为何国外根本

发表于 2017-11-14 1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17: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