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霸”当保安,没必要大惊小怪
来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选择都尊重、理解,不去说三道四,这才是我们最该抱持的态度。
近日,一则“男子曾是理科状元考上清华,毕业后当保安”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资源浪费,你怎么看?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晓勇,曾在广州某企业工作,2013年他来到湖南长沙一小区当保安,目前是某市场物管客户部主任。
其实,张晓勇也并不是一毕业就当保安的,他先是应聘广州一家中外合资日化企业,“当时想着,可以从事产品研发,也算是没有辜负理想。”然而公司的研发重点在国外,转到研发岗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后来父亲突然生病瘫痪在床,才回到家乡,在没有合适工作的情况下,选择了就业门槛不高的保安。
放弃了自己专业,这确实有点可惜,如果能寻求到与自己专业一致的岗位,无疑更有利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但这需要寻找机会,并非能够强求,正所谓“形势比人强”。实际上,清华北大毕业生开餐馆卖猪肉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且,一个人的才华,未必就只是所学的专业,发挥自己的才华,也或有多个方面。实际上,在自己的“第二专业”上成就人生辉煌者,早已不乏其人。职业的选择,也大可不必吊在一棵树上。站在这个角度看,“清华学霸”当保安,完全没必要这么大惊小怪。
此事之所以引发关注,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很多人依然有着固有思维,认为从清华出来,要么当大官,要么要挣大钱,抑或成为一个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在世俗的眼光中,大学生,特别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大学生,如果不从商不从政,不取得点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人才资源的浪费。
也正因此,很多人对大学生卖猪肉、当保安、当农妇,都觉得无法容忍。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选择的自由,并不是每个名校毕业生都会拥有所谓“世俗的成功”。而退一步说,即使不成功,又能怎样?名校毕业生未必只能成功、也不必有“规定活法”。在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选择都尊重、理解,不去说三道四,这才是我们最该抱持的态度。
□钱夙伟(职员)
来源:新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