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电子游戏选修课爆满
授课老师解释开课初衷:“为了让学生对烂游戏产生免疫”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我下午3点多就来占座了!”昨天下午6点多,距离晚上第一节课还有半个多小时,北京大学理教楼的180人大教室已经是座无虚席。就连座位间的通道上,也坐满了从隔壁借来小圆凳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席地而坐。
他们要上的这门课叫做《电子游戏通论》,这样的爆满也出乎了授课教师陈江的意料。这门面向全校的选修课,原定上限为120人,结果选课时直接“爆掉”,第一次上课时,教室里根本坐不下;后来不得不找到教务处调整了选课人数,并换了一间能容纳180人的大教室。不过几节课下来,每次都维持着200多人的听课规模。
“我是鼓起勇气才开了这门课的。”陈江说,自己的“不敢”不是来自可能的舆论压力,而是来自备课带来的挑战——来自北京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陈江,老本行是无线通信,平时打交道最多的是电路,之前教过与游戏最接近的课程是《媒体设计》,他很担心自己开课时没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素材。但是作为一个游戏玩家,陈江又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让更多的人知道游戏是什么,好的游戏是什么样的。此外,身边在游戏公司就业的师弟师妹们,也让陈江感受到了这个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凶猛态势,在他看来,学生们将来走向社会后,都要直接或者间接地跟这个行业产生联系。
电子游戏选修课?是教人如何成为游戏高手吗?授课教师陈江告诉记者,他开设这门选修课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电子游戏的全貌,包括与其相关的产业、技术、心理等。“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多看点,眼界高了,自然就能对烂游戏产生免疫。”比如,昨天的课讲的是“游戏设计原则”,陈江独辟蹊径地从神经化学方面解读了游戏设计的原则:多巴胺“由痛而生”,游戏中“略有难度的BOSS”、“对战模式”等设计能更大限度刺激多巴胺产生;场景气氛的渲染、情节突发的转折等能有利于肾上腺素的产生……“我在陈老师的课上听到了更多游戏背后的东西,好的游戏需要大量的投入,里面有很多的创意和思考。”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大三女生告诉记者。
除了让学生避开烂游戏的坑,陈江在课堂上并不忌讳给学生推荐好的游戏。在他看来,好游戏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让玩家的收获大于付出。这种“收获”不仅仅是正统意义上学识的长进,也包括情绪的平复、感受到团队的力量等。
来源: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