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水田飞白鹭(之二)
文/唐风宋月
诗佛王维田园诗代表作之一
积雨辋川庄作 (秋归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其中颌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就是一幅田园山水画卷。难怪苏东坡先生评价诗佛之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唐风宋月愚以为,书画一家,艺术的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诗佛不仅是盛唐田园诗代表诗人之一,又是著名的画家。东坡先生不仅是豪放派之鼻祖,而且是宋代四大书法家,又是宋代著名画家――他画竹,形神兼备,竹子之磐石压顶,旁逸斜出于磐石两侧,是他现实里倍受压制而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炼达豁达之形象写照。
中国古代诗画,都讲究“意象”,以物象渗透诗人画家之意趣,形象、含蓄,在玩味之中,引发阅读者之心灵共鸣,产生审美愉悦。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夏木阴阴是画卷之背景,夏木之后面还隐隐山脉走线,黄鹂就欣悦于夏木之巅;夏木之前拓展的是漠漠水田,青绿的风吹过,青绿水田白鹭飞过,白鹭停驻。
试问,读此两句,眼里思维里,诗味生,画卷展,难不成,还不能愉悦于艺术美里的情趣?
中国古代文人画,也讲究“留白”。画里总有留下一些“空白”,不宜“满”,留白给阅读者想象,在想象里再创造,创造里体悟美。不仅文人画,书法之飞白,书法之筋骨、纤秀、行云流水,也是“留白”。中国古代之唐诗宋词,也追求“空灵”,忌“满”而宜“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色香味韵,俱全。味之而心静,心静而美境生。所以读不出其中滋味,是因为读者缺乏的“空间想象力”。同理,诗歌创作,想象力先行,且想象力创造之“境”,可以屏蔽一切身外的形声色,创作时候,无论身外多么嘈杂,都无法干扰,无法进入想象力营造的“空间”。
愚以为,所有大艺术家,都具备这种特质。
所以能如是,心静而已,心空滋生百态。所谓神游天外,就是想象力、专注里和艺术创造力,在宁静之心“境”里,创造,表达。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何止一个静字了得。
试看诗佛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再赏诗佛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艺术的趣味,无论创作还是鉴赏,静心方能产生美,宁神才能美境生。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或者可能成为艺术家,但是艺术品味,任谁都必须有几分。有几分艺术品味,则生活多几分乐趣,生命多几分飞扬。
2018:8:2 10:53
广东海丰竹林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