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厘米 生与死的距离 陈主任指导B超检查发现危急病情 陈主任当机立断实施手段 陈主任简短吸氧后立即投入工作 ——北京电力医院妇产科主任陈升平在“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南行活动中及时手术拯救危急孕妇生命 作为北京电力医院的妇产科主任,陈升平大夫没有作息表。手机24小时开机,永远处于待命和应急状态,并且一上手术台必是疑难杂症,无数次上演与死神抢生命的生死时速。但即便工作繁重,只要时间允许,各种机构组织的义诊活动,陈主任都毫不犹豫地参加。朋友劝她:你别傻了,义诊活动,又没钱又没利,何必累自己呀?她总是爽朗一笑,答道:“干的是医生,救的是生命,我心里挺满足的。”这不,今年“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南行大型公益活动,陈主任利用公休假,带着因做手术时不慎崴伤的脚踝,愣是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跟着大部队来到甘肃省甘南州。 不顾高原反应 迅速投入义诊 临行前,她就跟组委会申请:请组委会派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于是,背上行囊,陈主任和其他义务志愿者来到条件最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那里平均海拔3800米。 很快,高原反应向陈主任袭来,头痛、胸闷、心跳达到100多,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带队团长紧张不已,一个劲儿劝陈主任撤离。“那哪里行呀?”陈主任一听就急了,“全队就我一个妇产科大夫,楼道里排满了患者,我可不能当逃兵,辜负了乡亲们的期盼。”于是,陈主任抱起氧气瓶,吸上几分钟氧气,等身体缓过劲来就投入到紧张的义诊中。 遭遇危急病情 患者先兆子宫破裂 来到玛曲县的第二天一大早上,正在紧张工作的陈主任就被一名工作人员叫到一旁。原来,一名年龄23岁、已有2名幼儿、目前怀孕4个月的孕妇因早晨严重腹痛,正在B超室检查,可是人进去半个小时了,检查大夫因经验不足无法判断病人腹痛的原因,情急之下,他跑到陈主任身边求救。 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陈主任判断是孕妇出现问题,于是指导当地医生将B超探头向患者下腹部移动,问题因此暴露出来。患者子宫下段肌层裂开3厘米,就剩下一层还不到0.1厘米的薄膜。子宫内,胎儿挥动着手脚,正蹬踹着母亲薄如蝉翼的裂口。 情况危急!孕妇的子宫随时会破裂!一旦破裂就会引发大出血,导致母子双亡。当机立断,陈主任斩钉截铁地说,“病人先兆子宫破裂,即将大出血,必须马上手术。” 实施专业手术 挽救孕妇母子生命 玛曲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只有三名大夫,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难题。但陈主任给出胸有成竹的专业分析后,大家悬着的心放下了,在院长的组织下,立刻准备开展手术。 当打开孕妇的腹部,果不出陈主任预料,子宫裂口的薄膜地方,已经向外鼓起很高,这个夺命的裂口随时要破裂。抢在死神下手之前,陈主任缝合了裂口,没有输入一滴血,保住了患者的子宫,保住了患者的生命。 手术成功后,奔波一天、惊魂未定的丈夫,拉住陈主任的手,一个劲地说着:“幸亏北京医生来得及时,谢谢!谢谢!” 安置妥了术后的患者,陈主任又忙着向做B超的大夫,普及专业知识,帮助分析这个病例以及从中吸取的经验。年轻的大夫对陈主任感激、钦佩不已。 事后,陈主任专门将从北京带来的、由她书写的妇产科专业书籍赠给玛曲县人民医院。她知道基层医院最需要经验传承和带教。她真诚地感叹:想尽办法培养和留住偏远地区的医生,这是解决老少边穷百姓健康问题的关键。我们在这方面会尽最大努力,进行专业培训和带教,同时坚持公益活动、巡诊义诊,为当地百姓排忧解难。 不忘初心 倾尽全力帮助他人 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陈主任,在高原反应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天近百人的义诊量?是什么情怀激励着陈主任,踏上草原,走入毡房,为藏族农牧民送医送药?是什么信念鼓舞着陈主任,让她为命悬一线的患者,主持手术、挽救患者生命? 是走入医学院的立下的一颗初心——“倾尽全力、帮助他人”。这颗初心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黯淡无光,反而经历时光打磨愈加纯净明亮。尽管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和压力,尽管因为经常抢救而没日没夜地加班,尽管辛苦至极甚至要遭受抱怨和不理解,但所有辛劳、委屈都在这颗初心的引导下,化解消失。陈主任说:“我热爱医生的职业,它让我心怀慈悲,让我敬畏生命,医生是清贫的,但看到我经手的2万余名产妇平安诞下孩子,我由衷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崇高。” (袁利晖 刘伟程 阮征 吴克)
来源: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