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爱读书,他三十七岁被贬到贵阳龙场。这个地方的人很野蛮,没有接受什么教化。他想,应该教这些野人读读书。
随身行李都丢了,哪有书呢!于是自己默写,把他读过书一字一字地写出来,他想教野人们读《易经》,他就把整部《易经》写出来。
当然,王阳明读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借读书发明我们自己的本心,读书的目的就是培养自家心体,致良知。
曾国藩则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曾国藩说读书与看书之不同:“看者攻城拓地,读者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阙,亦不可混。”
实际是说看书是在扩大知识面,是泛读的范畴;读书是巩固、消化吸收已有的知识,是精读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