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2043|回复: 0

[论汕尾] 大灾大难中的“希望之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3 12: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8-9-3 12:14 编辑

大灾大难中的“希望之灯”
——陆河三防办的暗夜几小时
郑溢涛  林剑虹

     旧文重贴小按:前几天的暴雨成灾,汕尾境内,陆河受损尤为惨重。抗灾一线,又见干群勠力奔忙身影。想起2006年“碧利斯”过后的这篇报道。事后采访,重走旧路,模拟感觉,还原情境。


    对于陆河县三防办的同志来说,2006年7月15日深夜到16日凌晨,这几个钟头,将是他们永生难忘的时分。
    平日里听惯了山里的孱孱溪流,这个时分,他们见识了什么叫泽国汪洋;平日里看惯了夜市的灯火辉煌、看惯了山城夜空别样的星光灿烂,这个时分,他们懂得了什么叫天地混沌与黑暗;平日里眼前那么熟悉的一草一木一路一石,这个时分,都像被人变了魔术一般踪影难寻;暴雨倾盆,何况是黑夜,这个时分,他们会百分之百体验到什么是“跟着感觉走”……
    然而,所有这些感觉,这个时分,他们根本无暇顾及!
   “其实,那个时候,所有的神经几乎都已经麻木了……”三防办的孔少波这样说。
   只有村民的安危,只有“救人”这根弦,近乎本能一般地紧紧绷着;只有村民的呼叫声,让他们的感觉变得异常敏锐……
   “传递信息,分析险情,启动应急预案,调配抢险物资,平日里,三防办的工作也无非就是这些。险情大的时候,神经再绷紧一些,动作再加快一些就是了。”事后,三防办主任叶国浩轻描淡写地说。这也是实情呀。三防办是了望哨,是烽火台,风平浪静的日子,它的存在是未必有人在意的。
    但这次是绝对不同的,在大灾大难之中,陆河县的三防办,不仅是运筹帷幄的“神经中枢”,还成了许多人噩梦中的“活菩萨”。


    陆河县是典型的山区县,丘陵低洼,山多地少,螺河、榕江、南溪三条河流及其支流纵横全县。农村群众的住宅大多建筑在山脚洼地或河流沿岸,不少房子,出门就是稻田。山路弯弯,坡段连连;山溪蜿蜒,时窄时宽;加之山泥松软,一遇到台风暴雨,雨水淤积迂回,山洪倾泻。别说风云变幻、警报频传的时段,就是往常汛期一到,三防办的人就没轻松。
    更何况,这次是百年一遇的“碧利斯”!
    2006年7月15日23点,雨声吞噬着焦急的喊叫声、仓促的脚步声。陆河县水利局二楼的三防办公室,三防办主任叶国浩等6位同志,急促不安,接电话,打电话,一刻不停地转,声嘶力竭。
    三天前,三防办就从气象局获悉了今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即将到来的重要信息,6位干部职工丝毫不敢懈怠,值班从平时的1人,增派至3人,全天候守候。
    10多分钟前,雨还不是很急。23点开始,雨势骤然加大。至16日零点整,还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降水量竟达到了139毫米以上。这对于年降水量仅有2200多毫米的山区来说,是惊人的!
    23点15分开始,河口镇、东坑镇、水唇镇……各处告急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报告不少村子已经进水。三防办里的气氛霎时倍加紧张起来。
    叶国浩马上把灾情报告给了县指挥部,同时启动了救灾应急预案。指挥部随即下令早已严阵以待的县属23个单位的干部及武警中队、消防中队等奔赴各镇救灾。
    根据险情报告,受浸最严重的是水唇镇的田心坝村的几个自然村。哪里灾情最重就往哪里赶,这是三防办工作人员历来恪守的“规矩”。目标锁定,不容多想,三防办的工作人员出动了指挥部唯一的一艘橡皮艇。
    求救电话不断。水唇镇最后一次来电话是16日凌晨2点左右。之后,所有的手机便断了信号……
    就在接完水唇镇最后一个求救电话那当儿,橡皮艇刚刚安装好。这当中,叶国浩主任四处联系,好不容易租来了一辆东风车。车一进水利局的大门,三防办几个人便急忙将橡皮艇扛上了车。副主任吴少宏、干事孔少波和叶振栋随车出发,叶国浩主任和另外一位同志留守,之前一人已被派往河口镇协助救灾。
    出发时,时钟指向凌晨2点20分。

    从县水利局到水唇镇,20公里的路程,若在往常,也就20分钟左右。可车开到了往水唇镇的路口,才发现路面上的水已漫过了车胎,再走下去,很快就会进水死火。
    “改道!改道!”3个人和司机商量后,决定从原先的老公路绕过去。
     老公路盘旋过山腰,地势高,积水少。然而,毕竟是泥路,加上长期荒废,雨势又太大,一开上去,就见路面一侧多处塌陷,另一侧则山泥滑落淤堵,加上躺倒的树木横七竖八,车根本无法开快,司机脑门汗如雨下,憋足了劲把住方向盘,慢慢向前爬行,走一段又不得不停下,三防办几个人不时冒雨下车清除障碍,走走停停。平时20多分钟的路,他们花了2个多小时,总算安全到达水唇镇政府。
    这里早已断电,与刚才路上一样,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哗哗哗的雨声。顺着车灯,透过雨柱,镇政府门前白茫茫一片,洪波涌荡。


    从镇政府到田心坝还有几里路,汽车已无法开动。手机都进了水,无法向三防办汇报情况。司机留下来,三防办三位同志与水唇镇镇长叶剑宇、办公室主任邱志明,还有一位志愿参与救灾的村民彭惠州六个人把橡皮艇抬下来后,由孔少波开艇,举着应急灯,沿着水深1米多的公路开往两公里外的田心坝。
    跟着感觉走。其实也只是大致沿着公路的方向。因为再难看清原先路上的标志。橡皮艇刚开出一段,就差点翻了。激流在这里打了个旋涡,小艇摆飘了好几米远后,幸好被横出的一簇刺竹挡住,才又重新调整了方向往前开。
    赶了有一半路,大概在墩塘村位置,发现公路外侧水面露出半截汽车驾驶室。驶近一看,是推土机的驾驶室,举应急灯凑近一照,3个人正被困在里面。艇上的人赶紧取工具砸开了驾驶室的玻璃,把3个人救上了小艇。原来,推土机搭载在一辆东风车的车斗上面,东风车已全身浸没。他们3人是从外地连夜运推土机要赶往某工地,开到这里,骤降暴雨,车不小心滑出公路,发动机受浸死火,他们就从汽车驾驶室爬上了车斗上的推土机驾驶室,干脆等天亮了再想办法,不料水越浸越深,最后连驾驶室的门都打不开,心想着只有等死了……
    3个人被救出来后,惊魂未定,竟连句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


    到了田心坝,安置好那3个外地人。村委会干部汇报说,几个自然村的群众都已安全撤离,就是下陂村还有部分人情况不明。于是,镇府的同志长留下来指挥村干部安置灾民,三防办的吴少宏、孔少波、叶振栋3人和彭惠州由下陂村村民彭及时带路,马不停蹄驾驶艇赶往下陂。
    下陂地处最低洼,当时大多数村民都撤到了村后的山上,没跑的,多是些孤寡老人。也有几户住着两三层楼房的,他们以小楼为倚仗,也没想到水势会来得这样迅猛。三防办的人到来时,水位已快漫到了家家户户的门楣!
    橡皮艇上的吴少宏、孔少波、叶振栋等在村民彭及时的引领下,举着应急灯,挨家挨户地喊人。搜寻的主要目标是住瓦房或单层小楼的,特别是倒裂的房屋。
    85岁的叶琴老人,子女都外出,家里平时就她一人住在一栋三层小楼上。当时,水淹上了老人家的一楼,老人吓得爬上了二楼。因为她家院子大门两侧的围墙墙头插满了玻璃片,孔少波从橡皮艇跳上大门顶上的平板进去,顶着将近脖子高的水,把受惊的老人从楼梯背了出来。
    彭如最家的房子是单层的水泥板楼,水位涨到他家门顶,来不及撤走的一家四口站在楼顶上正不知如何是好。吴少宏、孔少波、叶振栋那边小艇刚放下人,闻声又赶了过来。小艇靠近彭如最家门口时,触到围墙墙头,卡了一下,驾艇的孔少波加了油门才过去,从二楼的平板屋顶将他们一家接了下来。
……


    雨不停,水在涨。短短几个小时,降雨量数百毫米。百年一遇不虚传。
    呼喊不停,接送不停。应急灯成了唯一的亮光。
    寻找,寻找,一家也不能漏!一个也不能少!
    一家,三家,九家……一个,四个,九个……三十六个。
    橡皮艇在下陂村的巷道里不知穿行了多少个来回。至6点多钟天亮时,他们先后救出了36个村民,其中有6个是单独在家的老人。
    这个时分,关于人与自然,关于人与人,关于人与生命,不知有多少故事在发生。几位获救的老人,他们外出的子女可曾想到,自己的亲人,在他们生命的晚年,在一个黑暗的暴风雨之夜,经受了一次生死考验,是三防办的亲人将他们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淳朴的山民,当在无望中看到应急灯时,他们中有人用了最简朴、“最公式化”的话语表达心中的惊喜和感激:“共产党来了!共产党来了!”不曾身历其境的人,很难真正体会话中的份量。


    “碧利斯”使陆河县河口、东坑、水唇3个镇29个行政村严重受浸,1346间房屋发生倒塌,其中全倒户350户。然而,在暴风雨肆虐当中,顺利转移群众1.86万人,无一人发生伤亡,全县160多宗蓄水工程无一发生险情。三防办在启动应急预案后,有条不紊地把270多件救生衣、2.6万个编织袋等抢险物资及时调配运送至抢险第一线,并深入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参与救人。大灾大难之中,三防办作为“应急灯”的形象,在无数群众的心头擦亮。
    在日前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三防办被授予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风雨过后,天清气朗。山城的夜市,依旧灯火辉煌;山城的夜空,星光依旧别样灿烂。一切都复归宁静。一切又开始了按部就班。
    了望哨伫立。烽火台伫立。山鹰在高空盘旋。
    “应急灯”随时做好了准备……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我的手机呢?!
[三唯论点] 敢硬能柔是正男
[三唯论点] 五十岁,走后门两年多了
[三唯论点] 我以前的哥们,现在都去哪了?!
[三唯论点] 大灾大难中的“希望之灯”
[休闲生活] 关于当今汕尾文艺的实质性沦陷另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