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教师习惯把学生叫做“孩子”。但您想过吗?小小的称呼,可能反映着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而在校园里,将学生视为“朋友”“学子”,而非需要宠爱的“孩子”,也许是发展良性师生关系的重要一步。
1
可能是职业本能,可能是语言习惯,也可能是面对学生时的“下意识”,我不愿把学生称作“孩子”。面对小学生,我也总说“我班上的学生”“这个学生我教过的”“全班有五十多个同学”……
我一直不赞成老师把学生称作“孩子”,面对中学生时,更郑重其事地劝同行改掉这个习惯。许多老师都说,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大家不都这样吗?
针对我的困惑,一些老师也列举前辈模范教师乃至教育家的事例,证明称学生为“孩子”并无大碍。
2
但我有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在学校不宜称学生为“孩子”?在学校,如果经常不称“学生”而称“孩子”,教师有可能忘记职业使命与责任。
有那么严重吗?
可能有。
孩子从家庭走出来,学校要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来接受教育的,是来改变自己的,在这里他开始不同于家庭的学习,他将拥有新的角色。
在学校,他们接受教育,学知识,培养能力,学习思考,懂得许多人生道理。他们虽然年纪小,能平等地受到尊重,也逐渐学会尊重别人,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当他走出学校时,他觉得精神上长高了。
学龄前家庭教育的任务是“育儿”,学校教育的任务是“立人”。
家庭关系有父母和孩子,不宜曰师曰弟子,而学校是人格养成之所,只有“学生”和“教师”,在学校在课堂称“孩子”,细想并不恰当。
教育意识往往体现在教育的细节之中,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底子”,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而基础教育的人文起点,有可能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
3
甚至在幼儿园,老师也不必称学生“孩子”。还记得上幼儿园时,老师和同事说话,会说“等一会儿我把小朋友带过来”“我们班小朋友说有点冷”——我五岁就被别人当作“朋友”,至今记忆犹新。
到了十七八岁,学生更不宜被称作“孩子”,看似微小的称呼,却展现着教师的“育人”意识,高中生初中生在学习阶段被教师当作“孩子”,不利于长远的教育发展。
每每在生活中看到寻常家庭父母宠溺子女,上小学要接送,上中学也要接送,学校组织春秋游,每年不过一两次,家长也惴惴不安;上大学也送,负责拎行李;大学毕业,上班了,仍要操心,几十年来“培养接班人”,远远不止“扶上马送一程”,而是“一直陪”,生命不息,就永远把子女当孩子。
有鉴于此,学校教育,特别是“爱的教育”,则更加需要理智。
不称呼学生“孩子”,并非不讲师生情。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修养,学生尊敬老师,与老师联系紧密固然重要,但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师生关系转变为亲情,或是在学校教育中以亲情渗透教学关系,则不妥。
教师关心学生健康,关心他们的安全,不是替代父母尽义务。学生的感恩之心应该肯定,但教师不能有“施恩于人”的认识。
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尊重和爱戴老师,其感恩更应当是面向社会——感恩老师把他教育成一名时代新人,有社会责任感,有创造意识,对工作兢兢业业,在生活中有仁爱之心。也许,这才是“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教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