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少的年轻人,在面对现实问题或挫折时,往往更多地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通过将自我悬置起来,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2017岁末,各种"盘点"集中登场,其中"佛系青年"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讨论的一种文化现象。所谓"佛系青年",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形容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态度:无欲无求,看淡一切,心若止水,怎么都行。
显而易见,"佛系青年"是一个群体与一种哲学的结合,其现实土壤是当前青年人的生存处境,究其实质则是一些青年人逃避现实压力的一种精神选择。
诚然,现实的社会确实竞争激烈、压力空前。虽然大部分年轻人远离了贫穷,但房贷、子女教育、养老等问题,正一步步将他们变得愈加迷惶焦灼。但从古至今,无数的先贤已经明证,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具备着精神。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物质达到一定的基础后,精神要重要得多。精神的死亡,意味着人另一种形式的死亡。所以,理想的精神状态,应该是既有着对生活的稳健务实,又有着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关注与激情。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