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锡林郭勒11月30日电 题:县城“文艺队”走出国门用蒙古族歌舞感动世界 作者 乌娅娜
“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的队员们已经走出了国门,让蒙古族歌舞不仅感动着草原上的牧民,更感动了世界。”第一代乌兰牧骑演员金花激动地说道。
乌兰牧骑,蒙古语译为“红色的嫩芽”。1957年,只有9个人、2辆勒勒车、4件乐器的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旗,内蒙古行政区划,相当于县)草原上诞生。
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生活在草原深处的牧民很少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乌兰牧骑的演员们便会将国家政策、先进思想、好人好事等内容编入节目,在牧民当中“巡演”,成为牧民们的精神支柱。
61年过去了,内蒙古的乌兰牧骑演员队伍已经超过3000人,仍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广大农牧民服务。而第一支成立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早已认识到,传承蒙古族文化不仅要走进牧民中间,更要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看到蒙古族歌舞的魅力。
30日,现任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团长孟克向记者讲述了这个县城“文艺队”走出国门的经历。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走了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在美国进行了巡演;2014年参加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这也是中国的音乐团队首次参加这一全世界水准最高、最富盛名的音乐节庆;2016年参加蒙古国国庆演出;去年去了布隆迪访问演出......”谈起出国演出,孟克如数家珍。
图为黄小云教布隆迪中学生蒙古舞蹈。 受访者供图 摄
由于乌兰牧骑常常要走进基层为牧民演出,所以这是一支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也正因为这一特点,孟克带领他的团员们走上国际舞台时,二十几人的团队便能完成一整台节目,其中包括歌曲、舞蹈、乐器演奏以及原生态的长调、呼麦等。
孟克回忆说:“我记得我们在洛杉矶的一个露天广场上演出,当表演顶碗舞和长调节目时,当地的观众都感动得落泪了。他们熟知在中国的草原上有一个英雄成吉思汗,我们就是他的后代,我们所展现出的草原文化和淳朴的原生态让观众动容。”
出国演出的经历让孟克和队员们更加认识到业务上的不足,孟克说:“我们在国外演出,看到了很多国际其他优秀乐团的优点,其中最大的改进是提升我们民族乐团的配器,原有的配器方式是很落后的,改进后听起来让人更舒服,更有时代感,如果不出去就完全没有这些概念。”
已经入团14年的黄小云是舞蹈演员,在布隆迪演出时,她教当地的中学生跳蒙古舞。黄小云说:“在国外演出更有使命感,责任更大。我们在演出时会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礼仪融合进去,比如献哈达仪式,当地民众被深深地吸引并喜爱,当我们唱歌跳舞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也会跟着哼唱和学习蒙古舞的动作。”
“出国演出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只有我们更优秀,走出国门时才能对得起观众的希望。”黄小云告诉记者。
“未来还会继续‘走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内蒙古的一个旗县文化队在努力用蒙古族歌舞感动着世界。”孟克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