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涵盖了经济发达的苏浙沪两省一市,也包括了中部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安徽。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自11月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苏浙沪的不少产业也加快转移至安徽,从而形成更合理的产业梯度分配。
  安徽省合作交流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省利用省外资金保持平稳增长,全省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5031个,实际到位资金9972.8亿元,同比增长9.1%
  苏浙沪来皖投资增幅明显回升。1~10月,苏浙沪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638个,实际到位资金4721.4亿元,占全省比重46.2%,同比增幅从7月份的8.4%连续3个月逐月攀升至本月的11.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对第一财经分析,近年来在长三角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安徽深入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合作,两省一市(上海、浙江、江苏)的很多产业转移到安徽,这对安徽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胡小建此前也撰文分析,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领域广泛、前景广阔。当前,最现实、最直接的参与方式是主动承接苏浙沪地区产业转移,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力度,借力发展、借梯登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工业制造业是投资的重点。数据显示,前10月,全省二产实际到位资金7186.4亿元,同比增长12.2%,比重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对二产贡献最大的制造业同比增长15.8%,占全省比重65.6%,比重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十分突出。1-10月,全省10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589个,实际到位资金4222.1亿元,同比增长19.2%。新建10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231个,实际到位资金1716.6亿元,同比增长22.7%。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有六个县区新建10亿元以上大项目达到或超过5个,分别为:亳州市蒙城县8个、利辛县8个、涡阳县6个、合肥市肥西县6个、池州市贵池区5个、青阳县5个。
  其中,蒙城、利辛和涡阳都是来自皖北地区。皖北地区是目前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该区域以农业为主,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十分滞后,因此加快这些地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长发认为,皖北地区人口众多,除了有一大部分流向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以及本省的合肥之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需要在当地就近城镇化。这些地区需要大力改善当地的营商环境,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优势,吸引对劳动力依赖较大的产业,如何加快当地的发展、促进人口就近就业和就近城镇化也十分关键。
  目前皖北的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10月,皖北六市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762个,实际到位资金3264.9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省比重32.7%。
  根据安徽省去年出台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未来皖北城市群将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方向,把皖北地区打造成支撑全省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其中,阜阳市要强化中原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地位,打造新兴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努力建设成为带动皖西北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
  在产业加速对接苏浙沪的同时,安徽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在加速对接之中。目前,安徽基本形成了长三角互联互通铁路网。在宁芜、京沪、宣杭等既有铁路基础上,陆续建成合宁客专,京沪、宁安高铁,目前正在加快商合杭高铁建设,年内即将开通杭黄高铁,未来计划开工建设合肥-南京高铁,巢湖-马鞍山-句容城际铁路。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汕尾市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