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老非遗的生存之道(新语) 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是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在当代环境下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技艺的生存发展与政策法规、社会期待相互适应、共同进步
今年农历正月十五,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道古火会”依然缺席。据说,这一民俗起源于汉代,流传了2000多年,目前已中断4年。2016年,“五道古火会”代表性传承人杨风申在制作烟花“梨花瓶”时被赵县公安带走。最后法院判决杨风申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但免予刑事处罚。之后古火会一直没有办理到合法手续,“梨花瓶”也就一再与村民“爽约”了。
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有千百年历史的非遗项目与当代生活秩序、社会规则甚至是法律法规产生了矛盾。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激烈碰撞的问题,我们该持怎样的态度?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非遗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演变和所有事物一样,都是处在不断更新、发展,甚至淘汰的过程中。类似的现象也并非现在才有,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技艺更是不胜枚举,只是今天非遗面临的困境离我们更近,才更容易引发关注、同情和担忧。
当然,理性认知并不意味着让非遗“任凭雨打风吹去”,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是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在当代环境下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技艺的生存发展与政策法规、社会期待相互适应、共同进步。
比如,随着动物保护观念的兴起,国家级非遗马戏近年来常被动物保护组织以“虐待动物”等理由举报。面对这些变化,不少马戏团积极创新,编创更加有趣而非危险的剧目,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类似这样的创新探索还有不少。
不过,和制作烟花“梨花瓶”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古法造纸的技艺或许会污染环境一样,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一些非遗项目还难以找到更加妥善的传承路径。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或许会越来越多。这不仅考验着传承人的创新能力,也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决策智慧,需要各界的理解和助力。只有各方共谋良策,才能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适宜的发展环境。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汕尾市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