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很接地气。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培根铸魂”是习总书记的历史重托 新时代呼唤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呼唤培根铸魂的“工程师”,新时代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着无比广阔的空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阔步向前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定要有灵魂,中国走向并接近世界中心的时候需要文化和思想。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为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吹响了以文化自信为底蕴,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文学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为动力,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的进军号角。
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是要抓好“压舱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并升华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二是坚持中国特色,宣传中国理念和文化,以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讲清体现中国改革发展伟大成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
中华经典传统文学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们以精湛的艺术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脉搏紧相连同跃动。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实践,离不开人民。要出精品力作,当代中国人民的精彩生活是最丰富的源泉;要出精品力作,就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成,有出大作品好作品的决心、信心和耐心;要出精品力作,必须扎根人民,多积累、多挖掘,让文学照亮生活,让精品滋养人心。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大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思想。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坚持担当、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狠下功夫,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使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为人民创作的导向更加鲜明,文化文艺创作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快推进。
“四个坚持”是我们的现实使命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阔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应当自觉把握好四个关键词:一是“时代”,要与时代同行,书写新时代,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二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了解群众需求,把学问写到群众心坎里;三是“现实”,反映现实、观照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讲清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让东方文化更有自主性、独特性;四是“明德”,遵守职业道德,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这鲜明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高度责任感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涌现了大量真切奋进、感人至深的“好故事”。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文艺作品才能有生命力。从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时代赋予社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肩负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在正确融通古今中外资源,回答时代课题和实践问题,正确把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中,奋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时代进步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艺的根基、源泉、精髓和前途都在人民,作家、艺术家要同人民在一起,沉下心、俯下身,摒弃浮躁;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只有接“地气”,作品才有“生气”、有“灵气”、有“人气”,也才能显得“大气”,从而以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实际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文学艺术创造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要扎根于人民,在生活和人民中获得智慧,用饱满的笔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以多彩的笔触反映时代风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性作品激发向上向善力量,使文艺更好地担负起时代前进的号角、人民精神火炬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了解人民群众,才能够创作出具有火热生活气息、走进人民心坎里的好作品。
第三,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正确观照现实中扎实推进成果创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重在观照现实,破解重大现实问题。弘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必须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才能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党建言、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留言,是扎实推进实践创造和成果创新的重要衡量标准。这迫切要求把个人学术追求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增强实践成果和研究成果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唯如此,才能拿得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精品力作。
与此同时,切实打造精品力作,须臾离不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近代以来,由于历史条件的客观约束,导致近代中国发展暂时落后,面对命运多舛的历史际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遭受重大挫伤,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丧失了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一些人迷失了构建中国自身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规则体系的自觉自信,一些人把只适用于西方国家的特定做法视为绝对真理,脱离中国实际,无视中国发展,无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生机勃勃的现实情况,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指手画脚,并指导中国的实践,那是行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生产与话语体系建设,深刻标识着中国实践创新的“论说强度”与“建构水平”,更标明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扎实程度。只有贴近现实、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话语,才属于时代进步的行列,更源于人民的实践创造逻辑表达,这是以精品奉献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所具有的智力支持效应不容忽视。
第四,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在奋进新时代中积极肩负使命。
明德,来自于《大学》,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我们灵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职责,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民族大义,为社会作出表率。只有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才能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其作品和研究成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才能真正做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与呼。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汇聚全民族智慧和力量,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深刻理解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发挥带头作用,才能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周宏春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汕尾市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