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实,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他是一个勤勤恳恳,教师育人的好老师,全家靠他一份工资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紧。
甄老师,每天除了教书、备课、批改作业外,就是爬格子,寄托他的情感,也想赚点稿费来贴补家用。就这样,甄老师勤奋地笔耕,拚命地投稿,可是,作品就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甄老师自己也记不清投了多少年的稿,更算不清投了多少篇作品。
时间到了2018年,甄老师已感到心灰意冷,准备放弃写作,她老婆也带着情绪地说:“不知道是你的作品不好,还是编辑不好,你爬了那么多年格子,就没站起来。”听了老婆的话,甄老师恍然大悟,觉得老婆的话说得对,如果我的作品不好,哪能发表?如果是编辑不好,也不会给你发表。想到这里,甄老师决定明天开始,不再写作了,更不去想发表了。
第二天,甄老师和往常一样,按时去学校,刚走到学校门口,遇到了他的得意学生齐奇,齐奇的写作能力很强,作文经常在班里宣读。齐奇兴奋地说:“甄老师,我的小说《老师》在《环球季刊》发表了,我订了两本,一本送给您,一本自己珍藏。”齐奇一边说一边把杂志递给自己的老师。
甄老师接过学生递过来的杂志,心里想,环球季刊?还没投过稿呢,也未曾听说过,觉得学生都能发表了,我得再投一次稿试试,碰碰运气。
甄老师不清楚上午是怎么过来的,心里想着快点放学,回家投稿。终于熬到下课,他急匆匆地跑回家,按杂志的邮箱地址发了稿件,邮箱马上自动回复了一条信息‘您的稿件已收到’。甄老师松了口气,心里想着,耐心等吧。
甄老师觉得这一天过得真的太慢了,这么久才到了黄昏。铃…铃…手机响了,甄老师马上接了电话‘喂,您是甄老师吗?我是《环球季刊》编辑部的李花主编,甄老师,您的作品已录用,不过,我们编辑部规定,每个作者要预订两本已上的杂志才能发表,一本五十元,您觉得可以么?’甄老师想都不用想,就答应了李花主编,预订了两本杂志,按主编提供的方式汇了一百元。他想一本送给他的恩师,学校的副校长刘意,刘意曾是甄实的初中语文老师,曾在各种媒体发表过文章。
过了一个多星期,甄老师接到了快递过来的《环球季刊》杂志,里面果然有自己的作品《我的梦》,他拿了杂志,兴冲冲地直接跑到刘意副校长的办公室,“老师,我的作品发表了,我订了两本,一本送给您,一本自己珍藏”甄实兴奋地边说边把杂志递给他的老师。刘意顺手接过杂志,看也不看一眼,随手往办公桌一丢,“现在,还谁看纸质杂志?电视都快没人看了,大家都在玩手机了,总理也经常提互联网+,近年来,互联网搭载的文艺平台应运而生,传播快而广,容易出名,出现了很多网红,我这里有个朋友的文艺平台网,你去试投一下嘛?”刘意说着把写好的主编微信号拿给了甄实。
甄实弄不清楚心里的滋味,离开了刘意副校长的办公室,急急赶回家,还没进门就大声的喊着老婆,告诉老婆,他的作品发表了,并把有他作品的《环球季刊》递给他老婆,她老婆接过杂志,随口就问:“多少稿费,稿费呢?”甄实不好意思说实话,他知道没有稿费的,还贴了一百元买书,他怕被老婆骂,只能骗老婆,说:稿费要过一段时间,杂志社要看你的作品是不是自己首创原稿,等到没人投诉了,才会给你稿费。
老婆半信半疑,终被糊弄过去了。
甄实马上又忙着加文艺平台网主编的微信,忙乎了一阵,终于加上了主编的微信,按主编的指示,又加上了平台公众号,然后又按主编的要求投了稿。
第二天晚上,他收到主编转到微信,有他作品的链接,并告诉甄实,要他转给亲戚朋友,请求亲戚朋友留言、赞赏,关键要赏!
甄实先把链接分享到朋友圈,然后照主编的建议,先微了同事,说了想法。同事回他:“你要钱我直接给你就好了,你还能拿十足,何必要在那里赞赏呢?”甄实听了脸一红,觉得同事说得在理,感觉自己快成了乞丐,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也不敢再找亲戚朋友去说这话,更不敢告诉老婆,自己在文艺平台网发表作品。
甄实只好闷闷不乐的一个人傻呆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