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44|回复: 0

[文学] 一堂课历史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31 2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幸运,记得自己读初一的时候,历史老师叫林识书。他是南京中央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的高材生。由于阶级斗争的缘故,他下放到我们学校,当一名初一年级的历史老师。

他上的历史课,很讲究历史性。也就是说,他的历史课,滴水不漏,从来没有出现过常识性的错误,更没有出现过有争议性的差错。这得益于他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他更讲究艺术性。因此,他的课上得生动活泼、轻松幽默。所以在中学6年中,我最喜欢上历史课,历史科在各科的成绩中也是最好的,报填志愿时,自然而然就选择了历史专业。

印象最深的,是林老师上《百家争鸣》这堂课。在讲授道家学派老子的时候,他给我留下深刻的回忆。他说道家就在于一个“道”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林老师既讲《道德经》的原文,又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他讲老子的辩证思想:认为既对立又互相转化,即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在讲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的时候,用舌头与牙齿做对比。舌头多柔软,牙齿多坚硬,但舌头始终不会掉下来,牙齿虽坚硬,但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就松动,有些人的牙齿还会掉下。他又用“滴水石穿”来解释这个问题。水多柔软,石头多坚硬,但最后石头还是被水滴穿过。他还举太极拳宗师用柔软的太极拳可以打败任何刚硬的技击家。

林老师说,道家是中国文化的最早源头,比儒家要早,甚至他还说,孔子还请教过老子学问,也就是说,老子还是孔子的老师。他还引用南怀瑾的比喻,说:儒家是粮仓,道家是药店。中国历史,政治清明的时候,用的是儒家思想;动乱的时候,用的是道家思想。

林老师还说:虽然你们才是初一年级,但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了,可以借助字典、词典之类的工具书,课外可以选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孙武的《孙子兵法》。他认为,中学阶段一定要读完这三本书。这三本书读熟了,中国文化的源头便抓到了。
林老师还告诉我们:学历史要学会列表归类。他布置我们做一道作业:列表归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情况。我按时间、姓名、著作、主要思想、影响五个方面进行列表归类。到第二节历史课的时候,林老师把我的作业当成好作业,当堂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

这一展示不得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快退休的教师,本身就让我高山止仰,又是如此郑重其事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所以很让当时尚不懂事的我激动不已,兴奋不停。

可惜的是,到初二时,林老师专门教高中毕业班历史了,我们换了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来给我们讲历史了。

学习《百家争鸣》这节历史课,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课。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仍念念不忘。以后自己走上中学历史教学之路,不能不说有林老师的早期影响。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走在品清湖南岸绿道
[文化天地] 美丽品清湖
[文化天地] 初冬游品清南岸绿道
[文化天地]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文化天地]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文化天地] 旅途偶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