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姓屋”的故事
戴镜兵
黄羌东陇军田背村,流传着范、缪两家人七十多年同在屋檐下,亲如兄弟,共渡难关的感人故事。
据说,1889年冬,陆河某地一范姓青年,不满当地劣绅对穷人的盘剥,替穷人讲了几句公道话,反遭劣绅打击报复。因该县县令是劣绅的亲戚,县令不问青红皂白,把范姓青年打得皮开肉绽,还被关了半年。出狱后的范姓青年那里咽得下这口气,他趁着一个乌云蔽日的夜晚,潜入县太爷的住处,一刀结果了县太爷的性命。
县太爷被杀轰动了整个县城,同时也惊动了惠州府。范姓青年很快就被官府锁定,然而,手刃县太爷后的范姓青年早就逃离了本地。官府抓不到杀人犯,对范姓族人发出威胁:如不把范姓青人捉拿到案,所有范姓人都将被株连。
范朝吟夫妇膝下仅有一子,家中还算富裕,无奈生性老实憨厚,听到将被范姓青年株连,惊得冷汗直流。为了渡过劫难,范朝吟变卖了所有家产,四处托人担保。几经周折,范朝吟用重金取得了不被株连的“待遇”。
获得自由的范朝吟,带着妻儿逃离陆河,翻山越岭,来到了海丰县黄羌上坑村。
位于黄羌罗輋崇山峻岭之中的上坑村,居住着从各地迁移而来的几十户村民,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着辛勤的耕作,艰难度日。他们虽然贫穷,但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们知足了!
1923年元旦,在彭湃同志的领导下,海丰总农会成立,千千万万农民加入了农会,然而,随着大革命的失败,国共两党进行着殊死的博弈。
南岭是地主豪绅聚居的地方,曾经参加过农会,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缪姓人家,再也无法在南岭立足了。为了逃避地主劣绅的迫害,缪姓举家迁移到黄羌下坑村居住。
然而,农耕时期的山区,经济来源主要靠耕地为主。缪姓人初来乍到,那里有田地可以耕作?后来,经热心人士介绍,在军田背从钟姓人家租得田地。为了便以耕作,缪姓人又从下坑村迁移到军田背村,他们搭茅寮居住,艰难地维持着生活。
上坑村因为驻扎过红二师官兵,在1928年初冬,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一再摧残,几百人的村庄,最终人去村空。范姓也来到了军田背村,从此跟缪姓人一样搭寮安身,租种钟氏田园艰苦度日。
1929年夏天,一场台风把军田背村的范、缪两家的芧寮房掀倒,两家人在风雨中煎熬着。
风雨过后,范、缪两姓人经过协商,决定放弃再次搭寮安身,共同修建一座房子。由于缪姓人来自南岭,对木材比较熟悉,承担筹备建房木材的任务落在了缪姓人身上。范姓承担了筹备其他建筑材料的任务。经过两家人的共同努力,军田背村终于出现了一座上三间一天井下两间的传统客家民房。从此以后,范姓住上三间,缪姓住下二间。
范、缪两家在艰难的岁月中,同在屋檐下,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七十多年。他们虽然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
如今,"两姓屋"已经被拆除,两家人分别建造了楼房,他们的子孙后代依然是好邻居,前辈的优良传统被传承,他们的故事继续演绎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