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今日事今日毕”坚持到底
龙泠宇为同学讲解“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相关情况。 龙泠宇供图
大学四年,我没少听见室友的懊悔:“天呐!明天就要交课程设计、某某课的作业、某某课的课程论文了,我还没开始呢!”这似乎成为了室友、甚至全班同学的“日常”——因为“忘了”或是“不着急”,任务被拖到了最后期限。
但这四年,我却成功抗拒了拖延症的诱惑。
2018年4月的一天,我完成了一件连我自己都难以想象的事。当时我读大三,在学院里担任团委学生副书记,主要负责学院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辅助管理。那天我既要准备一个评选活动,又要去参加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仪式,当天我还有4节专业课。
新生刚进学校时,参加学生会干事选拔,往往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怎样兼顾学习和工作?”那时你的回答或许很像“场面话”,例如多投入时间、提高效率,但心里并不会想太多。但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不是空穴来风。焦头烂额到来的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了兼顾学习和学生工作的难度——学习不能落下、工作不能耽误。
潜力都是逼出来的。我和各门课老师请了假,找出我的相机,交给班里的同学,请他帮我录下4堂课老师上课的视频,第二天风风火火地去学校另外一个校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下午5点回到学校,我先到办公室和主管老师说明启动仪式上公布的大赛事宜,梳理赛事流程,想好如何动员学院同学参与、以什么样的形式提供帮扶支持。学生会的工作完成了,我马上带着电脑和书到24小时不关门的自习室,戴上耳机,在手机上找出教学PPT,用电脑打开同学帮忙录好的视频,播放速度开到1.5倍速,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倒回来反复听。
晚上11点,4堂课的内容都听完了,累是真的很累,但我心里觉得还不能休息。接下来的时间,还要完成课程作业、完善创新创业大赛的策划。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的没有产生过回寝室休息的念头,只觉得一定要“今日事今日毕”,毕竟明天还有明天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今天的事完不成,索性不回宿舍。
那是我21年来第一个通宵的夜晚。
不拖沓带来的成果是可观的。那一晚,我做完了当天所有课程的课后作业,也整理、修改好了3份学生会的文件,并绘制了1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图。第二天一早,稍作整理、抖擞精神,我又开始了新的早课学习。
辅导员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急事缓做,缓事急做。”这句话让我获益不少——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要根据手头任务的截止日期和重要程度排好清单,不忙中出错,认清事情的缓急后按部就班地执行。
我的空闲时间好像总比别人多。我能在老师布置作业后的两天内完成作业,能在公布答辩日期的当天就做好答辩PPT、写好答辩稿,能在大部分同学之前一周完成毕业论文定稿。剩下的这一周,我就可以用来充实自己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汕尾市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