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8-10 08:55 编辑
枫 叶 斋 集 (捷胜诗词社)赖在衍著
序
赖君在衍的《枫叶斋集》,题材虽不广,篇什虽不多,但也包括了叙事、纪游、描景、咏物、感遇、遣怀和酬唱等诸多风容。作为多年知交和诗友的我,反复地研读将付印的全部稿件后,眼前浮现了一个毕生献身教育事业,业余在诗海词林中遨游不息,以质朴、清新的文学语言,直抒胸臆,讴歌真善美的文化人的清晰形象。 诗言志,人品显现于诗品。我与赖君早年结识,对他的经历、人品、才情比较了解。他出生于捷胜古镇的赖氏家,受良好家风熏陶,从小事母至孝,夭志读书,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中学执教几十载。“满腔热血酬时雨,一片冰心在课堂”(抒怀),“掀天揭地浑无梦,栽李培桃岂惜身”《步蔡时夏先生赠以诗原韵》正是他自身的写照。他一心一意把笔粉生涯当作终身的职志,他是家乡教育界的名师,桃李满园,弟子们把他敬为恩师。 人的性格有多种,爱好也有多样,莽莽红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抉择。说到底,人品的差异决定价值的不同。赖君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他不从流俗、不求“闻达”。作为诗人,(咏花卉);四首就是他的借物咏怀:“清雅如仙群口赞,淤泥不染更堪彰。”(荷花);“知音最是山泉水,污浊无沾气自芳。”(幽兰);“笑看争艳蝶蜂转,风里怡然向夕阳。”(野菊);“泉石为俦安淡泊,书刊作伴乐粗粮。”(书怀)。 然而,赖君并不是那种孤芳自赏,愤世疾俗的高傲者,反之在尊定人格座标的基础上,他积极入世,赖君极重友情、乡情、国家情民族情。从与他长期交往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他这方面的可贵品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与绍明、秀锄、达生、祥熙和作胜等诸多好友,常聚会在赖君的小楼,品酒烹茗,弹弦吹竹,或谈诗论世,极现群友之乐事。他作为“沙龙”的主人,殷勤备至,长年累月,未稍显怠色。事隔多年,他还能以饱含深厚情感的笔触写成《小楼怀旧》四章,让时光倒流,风情重现,非有至性至情,不能为也 ! 故园捷胜,是建置六百多年的文化古镇。为接续断层的诗脉,赖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积极参与捷胜诗词社的组建,嗣后任副社长。他认真运筹社务、报务、奖掖青年社友加深诗词研究,努力写作。举凡家乡乃至外地文艺社团成立、文化活动开展,他获悉后无不热情地讴歌祝贺。他常对我说:“独花不秀,群卉方荣啊!” “阅罢(羊城)看(内参),风云变幻见波澜。”(阅报)成了赖君每日的“功课”,他“非因闲暇寻消遣”,而是要“洞明世事”,了解天下大形势变化,把握祖国发展的脉动,触发为民族复兴鼓与呼的激情!所以港澳回归、申奥成功、世博开幕、奥运夺魁、航天各项创举及海峡两岸的往来有关国运民生的特大事件,赖君都充满激情,高亢呤诵!这部份篇什的警句,我就不枚举了,让读者诸君自己欣赏吧。 集中的纪游采风之作,包括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内容,赖君也非单纯写景,而往往赋予言志抒怀的内涵。如《游龟龄岛》六首绝句中的“放眼汪洋尽碧空,青山绿水两无穷。人生渺若海中粟,何必干戈争霸雄。”面对大自然的广博与永恒,联想现实世界的眼前纷争,在某种意义上,宁不感喟乎? 作者平和中庸的观念,也就依景而再发了。中另一首:“一井神奇出海滩,弄潮之后赐甘泉。问渠那得清如许,只为无遭浊浪沾。”清浊同聚一岛,咸淡只隔片沙,而清自能清,在于浊者未能混入。自然界如此,社会上何尝不是这样?作者借喻、深寄警示之语。 而“清”不正是他信守的人格支柱吗?对人文景观的题咏,作者既美之,更重剌之,这在《京华杂咏》中集中体现出来。 瞻观各类宠伟繁华古建筑或承载着历史掌故的奇景。他揭示出了藏隐在背后的历史血泪史。请看:“几多怨妇伴灯孤。”(长城);“难捱夜半漏声咽,竟羡布衣其乐融。”(后宫);“谁料沧桑难避厄,景山槐下叹亡灵!”(明定陵);“搜刮民膏缘有恃,巨贪示众识忠奸。”(恭王府);“何世黎民能涉足?今朝有幸览芳园。”(颐和园)和“若感风寒难忍嗽,分离身首命归天。”(问天石)。 愤怒出诗人!作霁直接投匕,剌穿了专制王朝骄奢淫逸、贪墨腐败和蹂躏人性的伪纱!诗句直白无华,更显重力。 总之,我觉得赖君的诗,一言以蔽:“思无邪”(孔子对诗的根本定义语)。赖君的为人,亦一言以蔽之,情性中人。 《枫叶斋集》一百多首(阕)作品,恰展现了他的这种诗风和禀性。虽然略感有些篇什在构思上有点直白,偏于正面,假充可虚曲些,个别词语或可再推敲、雕琢些。但如对于其过于要求奇险、深化,那就有点阻塞赖君的天籁鸣响了。还是顺从他那难得的诗风和本性吧。是为序。 (全国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捷胜诗词社社长、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