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恐怕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小说,这部小说,不论是知识界还是民间,都非常流行。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几位表叔都是三国通,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都读过《三国演义》,而且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把小说中的谋略运用都非常深刻。大家对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形象,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这些形象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诸葛亮的形象更为突出。大家都把他看做是半是神仙半是人的形象。诸葛亮是罗贯中倾注全力塑造的人物,寄托作者的理想和追求。诸葛亮既是一名贤相的形象,也是作为一个完美的知识分子形象。读了读了,我们会被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读了诸葛亮的形象,我们会想到什么呢?作为一名公仆,读诸葛亮的形象,又会想到了什么。对这本书,我是爱不释手的,阅读它的“历史”最长,与它的“纠缠”最久:我小学三年级就读全集《三国演义》连环画,初中时候读过《三国演义》全书,接着听广播里的小说连播,然后看《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最近又读《三国演义》。我已经人到中年,不惑之年读《三国》,感觉又不一样。对人生,对历史人物的命运多了一份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少年时代的那种入迷式的崇拜,已经减弱了。
例如《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和《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这两章,过去对诸葛亮为了说服东吴与刘备合力抗曹,巧言善辩,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陆绩语塞”,以至“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的辩才和镇定神情佩服得高山仰止。读了历史专业后,知道诸葛亮其实是运用外交手段达到“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目的,是在“耍弄”计谋。当时东吴是孙权主政,是战是和,摇摆不定,孙策临死前曾交代孙权:“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当诸葛亮把张昭等人批驳得哑口无言时,决定是战是和的关键人物还有周瑜。周瑜原来主张投降曹操,一保当地百姓免遭战火涂炭,二保个人安居乐业。知道他的想法后,诸葛亮故作惊人之论,说曹操引百万大军进犯江南,除了完成“扫平四海”之帝业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夺取二乔,供在其已铸好的铜雀台,以乐晚年,只要东吴肯献上二乔,即可退兵。见周瑜等人不信,诸葛亮背出曹操命曹植所作的一首诗《铜雀台赋》,将诗中的“揽‘二桥’于东南兮”故意误读为“二乔”,而二乔正是乔国老的两个女儿,孙策之妻大乔、周瑜之妻小乔。一首不相干的诗,激起了周瑜的愤怒,周瑜当场大骂曹操“老贼”,表示要与其誓不两立。在这里,诸葛亮是使用了激将法,达到了联合东吴共同抗击曹操的政治目的。诸葛亮的智勇多谋固然不容怀疑,但这种无中生有、玩弄计谋、挑拨离间的手段是不足为我们效仿的。
重读《三国演义》,才发现,少年时读《三国》,听《三国》,如窥中见月,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激动之余,缺乏独立的思考,更谈不实际运用了。现在读《三国演义》,仿佛自己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动荡不安的时代,仿佛与那些历史人物在促膝谈心,仿佛自己的生命延长了,俯视近一百年的三国历史,仿佛自己也骑着马,跟随袁绍、董卓、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孙权逐鹿中原,关中地区、华北平原、江东之滨、巴山蜀水,都成为自己的游览空间。我从中了解到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知识,结交英雄豪杰、骚人墨客,也从中认识了逆子贰臣、乱党余孽,激起惩恶扬善的正义感。读《三国演义》,的确可以积累起人生的经验、收获军事政治智慧,开阔生活视野,提高审美能力。读完掩卷沉思,自己已经“更上一层楼”,极目千里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