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19-12-2 01:19 编辑
《赤诚:彭士禄图传》首发!解读核动力科学家的传奇人生
2019-12-01 13:57
新书发布会现场。
他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国著名的核动力科学家;他是首批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他是革命英烈彭湃的优秀儿子彭士禄,新书《赤诚——彭士禄图传》主角。今天上午,《赤诚——彭士禄图传》出版首发暨赠书仪式在广州购书中心隆重举行。相关领导、彭士禄院士的亲朋好友及其故乡代表出席了活动。
该书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重点扶持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出版项目,由广州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方希望将这本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献给彭士禄院士和他革命英烈的一家,献给为中国核事业创新发展的前辈及后来人,献给新时代继往开来谱新篇的所有追梦人。
首发仪式上,主办方向广州图书馆、广东教育杂志社、中小学校、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医疗机构、彭士禄院士故乡亲人、革命老区、彭士禄院士捐建的彩塘供电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等单位代表赠送该书。
该书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精炼优美的文字两条主线,共分7章,真实记录了忠于革命理想的两代人——彭湃英烈和彭士禄院士传奇的人生故事,记录了彭士禄院士对中国核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彭老从“小孤儿”“小囚犯”“小乞丐”“小游击战士”成长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著名核动力科学家的心路历程,记录了彭家良好的家风传承。
该书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精炼优美的文字两条主线,共分7章,真实记录了忠于革命理想的两代人——彭湃英烈和彭士禄院士传奇的人生故事,记录了彭士禄院士对中国核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彭老从“小孤儿”“小囚犯”“小乞丐”“小游击战士”成长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著名核动力科学家的心路历程,记录了彭家良好的家风传承。
该书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精炼优美的文字两条主线,共分7章,真实记录了忠于革命理想的两代人——彭湃英烈和彭士禄院士传奇的人生故事,记录了彭士禄院士对中国核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彭老从“小孤儿”“小囚犯”“小乞丐”“小游击战士”成长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著名核动力科学家的心路历程,记录了彭家良好的家风传承。
彭湃:为中国农民运动英勇牺牲
]彭湃:为中国农民运动英勇牺牲
彭士禄院士的父亲彭湃,是声名赫赫的英雄,他以“愿消天下苍生苦”“千家兴、万家好”为精神依归,以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终身理想,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擎起了一盏烛照天地的亮灯。他出身望族,他的家庭富甲一方。为了贫苦农民阶级的解放,他坚决背弃了自己的剥削阶级,举起了农民革命的大旗,怒烧了自家成箱的田契,把自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无产者。他把佃户们从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一旷世之举感动并唤醒了农村劳苦大众,点燃了现代农民革命运动的星星之火,把粤东大地燃烧得通红。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被毛主席誉为“农民运动大王”。在反动势力的扑杀下,彭湃牺牲时才33岁。
彭湃的家人,妻子、兄弟、侄儿先后共有5人在反动派屠杀下牺牲了;他的母亲到了耄耋之年还在为革命鼓与呼。革命忠烈,感天动地。
彭士禄:中国核潜艇核电站的“垦荒牛”
作为革命忠烈第二代,94岁的彭士禄为中国核事业立下惊天动地的伟绩,他一生淡泊名利,高风亮节,面对纯朴善良的老百姓,他始终深深地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独特情怀。这位集老革命、大科学家、高级领导干部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子承父业,砥砺践行“感恩、立志、报国、敬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理想,于无声处听惊雷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和祖国的核动力事业。
在这项伟大事业中,彭士禄的身上始终流淌着与父母亲同样的英雄血脉,身上始终传承着先烈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他走出了一条与父亲同样大胆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不见异思迁,不见风使舵,不半途废止;他光明磊落、尊重科学、勇于担当。他是在核潜艇研发与核电站建设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垦荒牛”,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首批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关链接:彭士禄的故事
隐姓埋名30年,为国铸造核盾牌
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在东风-41、东风-17的光芒下,首次亮相的“平头哥”巨浪-2略显低调,但其地位和力量不容小觑。作为战略核武器与核反击力量,以战略潜艇为发射平台的潜射远程弹道导弹巨浪-2被称为大国长剑、定海神针。而为国掀起核“巨浪”的背后,离不开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就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也是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彭士禄。
彭士禄3岁时,母亲蔡素屏牺牲,一年以后,父亲彭湃又在上海龙华被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斩草除根”,彭士禄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牢狱之灾,甚至一度沦为乞丐。直到1940年,周恩来托人辗转找到彭士禄,并送他到延安,这才结束流浪的生活。
1933年7月国民党政府在《南山剿匪记》上刊登大幅小彭士禄入狱照片,注有“共匪彭湃之子被我九师捕获”等字样。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被选派留学苏联。 1956年,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到苏联访问,召见彭士禄。陈赓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从那时起,彭士禄与核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50年代末,彭士禄学成回国,被安排在原子能所工作,主攻核动力。1959年,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为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彭士禄和同事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人才奇缺,但彭士禄和同事们士气高昂。“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走”,彭士禄告别妻子儿女只身入川,主持建造中国第一座1:1核动力装置陆上模拟堆试验基地。1965年6月,核动力装置陆上模拟堆和装配潜艇的蓝图设计完毕,彭士禄又携全家与战友们一起,秘密来到四川一个长满荆棘、野花遍地的偏僻山沟。这里,生活区离工作区数十里地,没有燃料、没有蔬菜,子女入学、入托无门,只能被锁在家中与小人书做伴。
1971年7月1 日,中国核潜艇首次核能发电成功;1974年8月1日,蓝色的北海上,雄壮的军乐声回荡,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毛泽东“可下五洋捉鳖”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只用了6年时间,中国就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奇迹”的背后,离不开以彭士禄为首的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彭士禄
彭士禄(1925.11.18-),汉族,中国共产党英烈彭湃之子,广东省汕尾市海丰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是中国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党代会代表,中共十二大候补中央委员,四届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环保与资源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
1956年,彭士禄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回中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曾先后被任命为中国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中国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中国核工业部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中国秦山二期核电站联营公司首任董事长。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黄丹彤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维宣、黄丹彤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彭姣时
来源; 广州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