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1-5 11:36 编辑
记得读初二历史的时候,《天朝田亩制度》说: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当时读了之后,很是向往,尤其对我们农村人来说,真的太有吸引力了。老师说:这体现了太平天国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②具有理想主义色彩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想想以前生产队,就是按照人口平均分配粮食和其他消费物品的。这就是人民公社的时候。
但是,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剩下归自己。据说这种制度,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激发了亿万农民的创新意识,一时间,神州大地热气腾腾,很多很多的人,起早摸黑,大干快上,于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很快也告别饥饿,进入温饱生活。很多人也开始向小康生活冲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物质文明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资本主义初期各种坑蒙拐骗偷、杀人放火抽的丑恶现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品拜物教成为人们的主要信仰,奢靡之风开始流行。我们的肠胃肥了,头脑却虚了。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八荣八耻应运而生,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横空出世,我们只有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令人称奇的是,海丰县赤坑镇赤花村,在商品大潮的今天,居然还保存着“无处不均匀”的分配制度:举行一年一度分池鱼,村民分鱼的场景让人看了开心,大家都分到了不少的鲢鱼、草鱼等,据说这是很久传下来的活动,家家户户都可以分到一些池鱼,以丰富春节的食物,也算是一种全村特有的福利,据街坊了解,不单单是本村的可以分池鱼,这里出祖的同胞乡亲或外嫁的女儿下鱼份也可以分到池鱼。
可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好习俗。我敢肯定,这样的村庄历来就是少有犯罪的村民,少有作奸犯科的人,民风定然很纯朴。只要是村里人,不管是男丁还是嫁出女子,不管是居住在本村还是外出户,都有份。这是一种非常温馨的分配制度。这样的制度,非常值得我们很多部门的领导去考察、学习与效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