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上市新规本周迎来两周年。上市制度改革促使香港过去11年7度摘得全球新股集资冠军,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激发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活力,提升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1986年4月2日,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开始运作,首个交易日恒生指数收市报1603.27点,成交2.26亿港元。2020年4月底,恒指接近2.5万点,日成交量近1000亿港元。
数经风雨洗礼,多次改革创新,大幅增长的港股指数和成交量见证着香港资本市场由区域性资本市场向国际金融中心的升级。
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球打响疫情阻击战。农历鼠年春节过后,香港资本市场快速作出反应。
香港强有力的监管能力、国际领先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使香港资本市场继续保持活跃。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209亿港元,同比上升20%;香港资本市场总集资金额为934亿港元,同比上升107%。
市场人士分析,一方面,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港股投资者紧张心态有所缓解;另一方面,香港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体现了港股几十年来数次经历考验后练就的底气以及国际投资者对香港资本市场的信心。
2019年,香港遭遇修例风波。在暴力示威的冲击下,餐饮、零售和旅游业受到重创,港股也蒙上阴霾。然而,依托香港资本市场完善的体制、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上市制度改革,2019年港股在“逆风”中仍然充满韧性,阿里巴巴回归港股,香港交易所蝉联全球新股集资冠军;香港证券市场市值创下38.4万亿港元的历史新高,港股2019年全年涨9.07%。
正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所言,由于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香港的金融体系得以保持稳定。
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说:“目前香港资本市场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市场波动性风险,然而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充满信心。”
这些风雨洗礼和危机考验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积累经验,砥砺前行,更让香港不断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港交所进行的25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于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以及为寻求在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资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
据港交所统计,自上市新规实施两年来,84家新经济公司(包括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已在香港上市,共募集3023亿港元,占同期香港整个新股市场总融资额的50.8%;在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市值目前已占港股总市值的17%。另一方面,生物科技及医疗健康板块茁壮成长。自上市新规推出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16家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共募集397亿港元,占同期香港新股市场总融资额的6.7%。
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如同激活港股生机的钥匙,打开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新天地,把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迎进来。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是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首个在香港第二上市的海外发行人。除了阿里,小米集团、美团点评也在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后以“同股不同权”身份在港上市。
据了解,一些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或将在2020年效仿阿里巴巴以第二上市的方式登陆港股。这将吸引更多资金汇聚,有助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阔度、深度和活力。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说,阿里巴巴这样新经济龙头公司的“回归”,和腾讯这样已经在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将共同为香港资本市场再绘美好画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