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303|回复: 0

[文学] 五坡居士的美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2 14: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卢若希 于 2020-9-1 16:09 编辑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957.jpg
                                        五坡居士


五坡居士的美篇

生花笔籍耕天力  巧撰梯田妙趣诗
        读叶良方《题‘陆河洋岭梯田’照》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650.jpg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709.jpg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731.jpg


生花笔籍耕天力  巧撰梯田妙趣诗
        读叶良方《题‘陆河洋岭梯田’照》


                 梦  欣


莫道蜿蜒行旅难,稻田叠彩映斑斓。
山民自有耕天力,秋色盘旋到岭端。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756.jpg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815.jpg

          陆河洋岭梯田没有去过,甚至也从未听人说过,但读了叶良方先生这首诗,竟催生了此生必得一看的念头。诗把陆河洋岭梯田写得太美了。据我所知,国内最有名的梯田风景,是云南的元阳梯田,虽然也眷恋多年至今未能涉足,但其风光图片,则已在电脑里储存了好多年,那惊艳眼球的模样,早印在脑海里。可惜至今却没有读到一首写元阳梯田的好诗。看来,陆河洋岭梯田这次沾光了,仅凭此一诗,或可知名天下。

        这首诗的好,在于文笔的极度夸张与作品的雄浑气象相映生辉,得七言绝句的精髓。首句以一个“难”字刻画梯田可看不可行的地形特色。梯田盘山而上,层层叠叠而无路可通。也不是完全没有路,而是这些路就是每一块梯田的边埂,蜿蜒而狭小。次句却用浓墨描绘梯田的精彩风光,画面相当赏心悦目。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这一片梯田,连空手的游人都难以行走,当地的农民又是如何把耕种的农具、秧苗和肥料等等侍弄上去的呢?诗的后面应当回答这一问题。但我们看到,作者没有把仅有的一半篇幅都耗费在详尽的答复上,只是用“耕天力”三字便破除读者的疑惑,然后腾出最后一句来耍绝句的经典结尾手法:以景结情。秋色,指斑斓叠彩的稻田景象,也象征农民的劳动成果。这一句写的是景,梯田收获季节的美景,但融入的是情,是作者对当地山民非凡创造力的由衷赞颂。有了这个以景结情的结句,全诗便在戛然而止的文本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精神满足与心灵愉悦。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834.jpg

        我相信,如果自己实地去看的话,不一定会有这个效果。那么,还是诗人的文笔厉害,只用一首绝句,便把一处梯田描绘得如此生猛灵动、风光无限。仔细分析的话,有几个妙招是起了极大作用的。第一个就是艺术夸张。梯田的通行之难,稻田疏密分布之叠彩,成熟水稻连绵蔚成的秋色,梯田的高低层叠让秋色交相辉映所构成的斑斓画面,都被作者强化了,拔高了,而同时拔高的还有“山民”的耕作能力。第二个是把握焦点。梯田风光,有驴友游历后写出长篇游记激动地描述了很多很多,但诗受体裁和篇幅的限制,无法一一描写,在挂一漏万的情形下如何写出精彩,这里我们看到,蜿蜒,叠彩,斑斓,山民,稻田,秋色,盘旋,岭端,这些就是梯田最要紧的元素,是凸显梯田风光最具焦点效用的词汇。第三个是营造气象。高手们总结写好绝句最爱说的是:起句不怕平,承句须接的稳,转句应发力,结句要出彩。这首作品走的就是这个路子。最成功的就在三四两句,营造出雄浑气象。宋人叶梦得云:“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石林诗话》卷下)。“山民自有耕天力”一句可谓神来之笔,立马把开创梯田风光奇迹的群体形象高高树立起来。记得在阅读一些诗友写元阳梯田诗时,感觉他们最大的不足就是写不出梯田的雄浑气象。稍微好一点的也有“野屋峰间筑,梯田天半横”及“哈尼小伙力如山,敢架云梯上九天”这样的句子,气象是有了,但与本作的“山民自有耕天力,秋色盘旋到岭端”相比,雄浑劲就逊色得多。

       七言绝句,本作称得上是佳作之典范。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851.jpg


感谢著名诗评家梦欣先生佳评


微信图片_20200511232907.jpg









QJ6548482397.jpg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文化天地] 书作二件/卢若希
[文化天地] 泰国新加坡游四首/卢若希
[文化天地]
[文化天地] 泰国新加坡游四首/卢若希
[文化天地] 题坎下城守备翁毓伍/叶良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