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741|回复: 0

红二师 第三章:三河坝分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6 15: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echat_upload15967004125f2bb6fc674da

红二师
第三章:三河坝分兵

1927年9月19日,“八一”南昌起义军进抵广东大埔县城。9月20日,作出了分兵部署: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9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

在起义军进抵三河坝前一个月,我党已先派出了地下工作人员到三河坝境内的汇东等地秘密组织工会和农会。

wechat_upload15967004125f2bb6fc87710

1927年9月19日(农历八月廿四日)中午,起义军先头部队十多人,由三河坝的汇东东文部横渡到汇城,确保汇城安全后,大部队陆续从汀江两岸步行到三河坝,然后,分乘一百多条民船,继续沿韩江直下,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大部队安全离开了三河坝地区,最后留下的大约有3000多人。起义军来到三河坝,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商人开门放鞭炮,连夜做生意,市面一片繁荣。起义军头戴红边帽,脖子上系着红领巾,身穿蓝衣服,打着绑腿,穿着草鞋,官兵不分,纪律严明。当晚,起义军分住在庙宇、祠堂或群众家里。

第二天,起义军贴出了由周士第同志署名的安民布告,军民相处融洽。

wechat_upload15967004125f2bb6fcad1fb

几天后,在汇城南门外大沙坝上,召开了一场盛大的群众大会,朱德上台演讲。会后,举行示威游行,高呼革命口号。游行队伍入东门出南门,再进西门出北门。

起义军在汇城驻扎了十天左右,获悉钱大钧部准备由松口直下三河坝袭击起义军的情报。起义军为了占据有利地形,星夜乘船到达汇东东文部,并命令河西的船只全部驶到东岸,只留一条小渡船。

为了及时了解敌人的动向,观音阁上设置了了望哨。指挥部设在田氏家祠,军需部设在三星堂。为了阻击敌人的进攻,起义军在笔枝尾山顶及石子案一带挖战壕、筑工事。只要能守住阵地,梅江、汀江、韩江就在起义军的掌控中。起义军把主力部队集中在此,前沿阵地上架设了三架水龙机关枪。除此之外,东文部、沿河的隐蔽处都有兵力部署,整条阻击战线很长,由大麻塘梅子岽到茶阳沿坑三十余里山头上,起义军战士随时准备着痛击来犯之敌。

wechat_upload15967004125f2bb6fccfeef

10月3日上午,钱大均部一万多人,气势汹汹向三河坝地区扑来。

当敌人的先头部队出现在"神坛顶"时,了望哨上的起义军战士马上鸣枪警示,并迅速撤退到"三驳桥",然后乘船东渡归队。

钱大均部占领汇城后,指挥部设在裕兴旅店,部队驻扎在大麻。敌人在旧寨、南门坪一带修筑工事,把机关枪架设在旧寨、裕兴旅店和观音阁等处,观音阁还架起了一尊大炮。

钱大均部与起义军形成了对峙局面,战争一触即发,形势十非紧张。

下午,钱大均部向起义军阵地发起攻击,战斗打响。一时间,枪炮声震耳欲聋,阵地上尘土飞扬。敌人只敢向起义军阵地发起攻击,并没有胆量发起冲锋,因为,起义军战士藏在稠密的松林中,敌人在明处,起义军在暗处,情况不明,敌人不敢轻举妄动。起义军有时候一枪不发,有时候找准目标猛烈回击,然后又消失在敌人的视野之外,就这样,双方打打停停,一直坚持到晚上。

当晚,为了虚张声势,消耗敌人的弹药,起义军把鞭炮放进旧油桶中爆炸,发出阵阵如机关枪的响声,把敌人吓得慌成一团,胡乱向起义军阵地开枪。过了一段时间,起义军旧戏重演,敌人又是紧张兮兮,搅得敌人夜不能眠,不得安宁。

10月4日上午,敌军从松口一带弄来了十多条民船,载兵强渡。第一次七船齐发,在炮火的掩护下,向起义军阵地扑来。起义军沉着应战,避开敌人的炮火轰击后,看到敌人的船只开到了河中心,驻守在笔枝山上的三挺机枪,居高临下,同时向敌船开火。敌船成了起义军的活靶子,船沉的沉,坏的坏,无人撑舵的船在水面上打转,敌人哭爹喊娘,乱成一团,机灵的跳水逃生,反应慢的成了枪下鬼。

钱大钧看到首次强渡惨败,恼羞成怒,破开大骂,下令大炮猛烈轰炸我军阵地,许多战士在敌人的炮火下牺牲,最严重的要数三营,几百位起义军战士长眠在笔枝尾山上。经过炮火的狂轰滥炸后,钱大钧下令再调十多条船,又一次发起强渡。起义军面对敌人的再次强渡,依然用猛烈的机枪回击敌人。一时间,双方枪炮互击,阵地上再次升起滚滚硝烟。

在密集炮火的攻击下,强渡的敌人一个个掉进河里。敌人中有一小头目,爬在小船边,挥着旗,扯开嗓门,大声喊冲,想唤起大家的斗志。远处的起义军挥手一枪,敌军小头目应声掉入水中,向龙王报到去了。

第二次强渡,敌人还是以惨败告终。

第三天晚上,敌人分两路增援,,一路由高陂而上,一路由松口而下。

第四天拂晓,浓雾笼罩着大地,敌人乘机从大麻莲塘等地偷渡,企图切断起义军的去路,妄图包围起义军。

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起义军毅然采取了撤退的策略,把主力二千多人全部撤出战场,避免了更大的损失。队伍的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丰、陆丰与当地的起义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同志率领经江西转移到广东北部,后转入湖南南部,最后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合,发展成为红军的主力。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二次分兵》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革命英魂的璀璨与陨落 ——记革命英雄董良史
[汕尾资讯] 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烈士 ——记陆丰上英镇浮头
[三唯论点] 东溪口之战的英勇背影 ——记海丰可塘卓氏一
[三唯论点] 向阳而生,逐梦前行
[三唯论点] 革命征途上的璀璨星辰 ——记坚强的革命战士
[三唯论点] 做一名合格的红色宣传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