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赤山(九)
掀起农运高潮
黄振雄 戴镜兵/图文
上回讲到彭湃带领赤山约农民成功实施了"同盟非耕"和迫使土豪恶霸取消了"粪船捐"和"码头捐"。彭湃从斗争的实践和农村调查中发现,为农民协调处理他们内部之间的纠纷争端,维护贫苦农民的权益,帮助他们摆脱地主、官府的盘剥,应作为农会的一件主要工作。於是
农会发出通告:凡农会会员内部发生争端,须先报农会,如不报告农会、而去报告绅士及官厅者,即使其很有道理,农会也宣告除名;如农会会员与非会员发生争执时,会员也须报告农会;如会员对地主有争议时,不报告农会而交涉失败,农会概不负责。这个通告发出后,农民内部以及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纠纷都纷纷拿到农会来解决,这样一来,农民之间发生争端,不会像过去那样为绅士士豪所利用,诉诸官厅,害得破家荡产。乡村的政治权力转移至农会,农会既为农民解决纠纷,更帮助农民向地主交涉维护权益。所以,土豪劣绅、警察和司法衙门深恶农会,而农会则在农民心中威望高涨。于是加入农会者日益增多,两个多月后发展到500余人,范围遍布赤山约的28个乡,人数不多,但已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彭湃见时机成熟,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遂决定于192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初六日)正式成立赤山约农会。
成立大会在龙山天后宫举行,到会农民代表50 余人。会议由彭湃主持,海丰中学校长黎樾廷、第一高等小学校长杨嗣震也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会上公选屿仔高楼村黄凤麟为赤山约农会会长。
彭湃亲自为赤山约农会起草了章程和宣言,设计了农会会旗和农会会员证。会旗用黑红两色,像征团结,农村今后不再分黑红旗二派;会员证证上除姓名、乡名、农会圆形印章外,还特印了“不劳动不得食,宜同心、宜协力”两行字。这两行字既说明了农民的劳动本色,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行为,也说明了农会会员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表明它已经不是一般的农民组合,而是具有初步奋斗目标的新型农民组织。
赤山约农会成立后,首先热心为农民办实事急事。医疗和教育是贫苦农民最无能为力的大事,彭湃他们切实做好这俩件大事。
当时海丰县城大街有一间宏仁西药房,店主是吕楚雄医生,有一天彭湃在大街上碰到了吕医生,向他谈及近来在农村搞农运的情况,谈到农会的蓬勃发展,也谈到农民的贫困以及缺医少药的惨状,使吕医生听后十分同情,他毅然放弃自己优裕的生活环境,随同彭湃下乡去为农民治病送药。赤山约农会成立之后,他在彭湃的帮助下,干脆把设在大街的宏仁西药房改为一所专为农民服务的农民药房。药房增加了一些医生和接生员,会员可持农会证前来看病,无论门诊或出诊,一律不收诊费,药费也只收一半。农会还养了两匹马,供医生外出急诊之需。这样便改善了农民过去缺医少药而只有求神拜佛或眼看病人无医而亡的状况。
赤山农民历来十分贫困,百分之九十是佃农,穷人孩子无钱读书,大都是文盲。彭湃通过农会推进农民教育。农民教育的实施办法是:学费由学生家长通过为学 校租田帮耕的方式交付;教学内容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开课,开设语文和算术二课程。考虑到农民白天劳作,便开办夜校,最大程度地方便愿意接受教育的农家孩子。赤山最早实施的农民教育,使很多农民粗识文字,学会计算,造福了赤山人民。
由此赤山约农会威名远扬,赤山约农会的事迹迅速在海丰县城附近传播开来。而赤山约农民亦主动到各约乡村,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宣传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会的好处。彭湃为贫苦农民做的好事实事,一件件一桩桩都看得见摸得着。农会成立后,农民的腰杆子就硬起来了,在农村不再受地主恶霸的欺负了!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月后,守望约便成立了农会,这时赤山和守望两约农会的会员已经有3500 多人了。紧接着到1922 年12 月底海丰县城附近十二个约都成立了农会,共有会员16590 人。这些建立了农会的乡村政治权力,也大部分由地主、土豪、绅士转到农会手中。彭湃在赤山约点燃的农运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