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语有云“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优秀人士想必是很多人的追求,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努力生活已经不易,又要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成为优秀的人的第一步,是不满足于现状。当你感到已经无法在当下的舒适圈内安然生活,迫切想寻求改变时,意味着你已一脚迈入了“优秀”的门槛。当然,只是迈入了门槛,优秀的真正内核在敢于打破和成长。如果将成为优秀的人比做一场漫长的修行,退缩、拖延等负面情绪就是拦路的妖魔,战胜它们才能战胜了过去的自己,才敢说成长。成长必然是疼痛的,只有咬牙忍过成长的“阵痛”,深信“持之以恒,金石可镂”,才能在涓滴积累中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第二步,是敢于痛苦。有人说,痛苦是最苦涩的情绪,事实上,痛苦也是一种天分,纵观古今,拥有最高成就的那批人都是敢于痛苦,并且拥有强烈的推翻现状、改变一切欲望的人。
比如史书有载的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二人一无显赫家世,二无通天学问,却敢从千万普通人中站起来,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看如今成功的民族企业家马云雷军之流,十年前他们同样是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普通人,可事实上,改变世界的想法没有一刻在他们的脑中停止,正是无法改变的痛苦趋使着他们不停地成长和创新,才有了如今功成名就的模样。优秀的人,一直都是拥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并为之付出最大努力的人。与优秀相对的,自然是普通。普通人没有强烈的欲望,强烈的痛苦,一切都是得过且过或者安然接受的“刚刚好”,他们一生都在既定的轨道平稳运行,从不越轨。而杰出的人呢?他们会为了欲望拼搏不惜付出一切,他们不甘于平凡敢于痛苦,谁又是生而平庸?所以,痛苦是一种比快乐还重要的天分,巨大的痛苦会驱动一个人去做出巨大的成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第三步,是学会痛苦。
很多年前,雷军在读完讲述乔布斯等人创业故事的书《硅谷之火》后受到强烈的启发与激励,回忆往昔,他激动的表示:“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就有一团火焰燃烧起来,激动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在体育场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难平静,在操场里我奠定了一个梦想:日后一定要做一个伟大的人。”雷军确实如他期望的那样,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伟大的人,回望雷军闪闪发亮的职业生涯,会发现他一直与痛苦为伴。雷军在23岁入职金山,从程序员到CEO他用了16年,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金山最后在香港上市,市值6亿,人生似乎在此时就已经圆满,毕竟四十岁退休是当今很多996员工的梦想。可雷军非但不欢欣,还异常痛苦,他认为这样的成绩,没有达到他在二十岁的操场上,为自己立下的,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的梦想,于是2010年,雷军一腔孤勇,创立了小米。是什么让一个已然非常成功的人褪去所有光环,再度成为一个创业新人呢?我想,正是雷军无法安于现状的痛苦,驱使他造就了如今的“小米帝国”,他的名字,也传彻南北,正如当初乔布斯的故事激励他一样,雷军的名字和故事也激励着当代青年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有趣的轮回。
所以,怎么才能学会痛苦?第一,量力而行,若当下的生活已经快要将你压垮,那么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第二,将目光聚焦身边更厉害的人,永远不要浪费青春和才华,过安于享乐的普通生活。
学会痛苦,就是永远能看到比你更厉害的人。有很多的人,具备上述所有能力却依然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为什么?因为恐惧。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明明对工作有数不完的抱怨和烦恼,但是当你劝他辞职的时候他又沉默不言。明明在一段已经没有任何爱意的感情里苦苦挣扎但就是不愿意离开。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原地受苦,因为恐惧紧紧地束缚着他们的手脚,决定着他们的思维边界和行为能力。
那么什么是恐惧?恐惧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恐惧某件事本身,例如恐惧搬家,第二层则是恐惧失去某件事代表的价值,搬家意味着失去稳定的住房条件,第三层是恐惧无法应对这件事带来的后果,可能是难以接手陌生的人和环境,感到非常无助。
正是这种恐惧,导致了很多人不甘平凡却又甘于平凡,想要打破这种僵局,必须要学会克服恐惧心理,放弃固有的思维模式,不再被恐惧的感觉束手束脚。如何克服恐惧呢?
一、心理学上说,认识恐惧是医治创伤的重要开始,要想克服恐惧,首先要学会接受,不能选择简单而迅速的回避恐惧,回避只会让你一次次错过充分了解的机会,倒不如将每一次的恐惧都当作是自我秘密的呈现。
二、接纳恐惧也是必修功课,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常常因为不确定性,这与陌生的经验息息相关,也就意味着新的可能与机遇。有研究发现,增强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在适当的情境下承受恐惧,有助于提升和激发创造力。
三、想象自己能接受的可能失败,很多人选择逃避,害怕的不仅是恐惧对象本身,更是害怕自己面对恐惧后的失败。所以不如将可能的失败情况和糟糕结局都设想一下,或许你会发现,将失败清晰明确之后,失败会变得不那么可怕。
四、极和理性地自我对话,我们常常因为自我否定而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内心有个声音在不断对我们说:“你不行。还是算了吧。”这样的苛责之声,其实是常见的负面的自我对话。为了减少内心声音的消极影响,我们可以将这些声音写下来,并拟人化给这个声音起个有趣滑稽的名字,比如“傻驴”,并用文字与之进行理性的对话,这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思维的过程,容易进行调整和改变。如果能够直面恐惧,就可以借助“害怕”的力量,收获人生更多可能性,要明白,恐惧也可以转化为动力。
李大钊有一句至理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陆游也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此可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言行合一也是必备技能,当思想上明确了应该敢于痛苦、克服恐惧,那又该如何去实践和执行呢?鲁莽定律给出了答案。鲁莽定律律如其名,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现实生活中常听到的“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等在鲁莽定律面前都不好使,鲁莽定律总结出来就是: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当然,这里的鲁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鲁莽,而是指在做一件事前,切忌不要瞻前顾后,踌躇不前,最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以免因犹豫不定而错失良机。鲁莽定律的创造者叫脱不花,她是一名成功的女企业家,现任得到APP和逻辑思维CEO,她曾在天命之年写下: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我想脱不花的一生成就,必然也离不开这条鲁莽定律,这条定律不仅让她自己成功,也让很多人受益匪浅,粥佐罗就是其中一个。
2015年8月,粥佐罗进入新媒体行业,2016年5月20日注册了个公众号,兼职运营了一段时间,以失败告终;2017年3月重新启动准备再战一程的他,又以落败告终。粥佐罗一直梦想能做一个全是自己说了算的公众号,可两次尝试均失败的他一度怀疑自己,2018年已经提出离职申请的粥佐罗度过了内心最为挣扎的一段时间,他面临着种种考量,反复在本子上推演一个问题:我到底能不能做,我究竟能不能做成。粥佐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泡在焦虑里,甚至失眠到后半夜,而2018年2月6日,事情出现了转折,那一天粥佐罗在朋友圈读到了脱不花的鲁莽定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瞬间被击中”的感觉,粥佐罗放下手机,结束了长达几个月的焦虑与纠结,脑子里只有一个字,“干!”从此后他再也没有停下脚步,于是有了今天的粥佐罗。是这样,在人生的很多阶段,我们都在等一句话,那句话到了,发动机就着火了。脱不花自己形容她的莽撞定律,是“三十八年亲测有效”,的确如此。
你很难想象如今是逻辑思维创始人兼CEO的脱不花,是一个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的人,十七岁的时候脱不花就从高中辍学来到社会摸爬滚打,在学历就是敲门砖的今天,这简直比故事书里的励志故事还要励志。1997年,17岁的脱不花可能还并不知道鲁莽定律为何物,但她那时候已经足够莽撞了。那年,脱不花被从家乡送到北京突击英语,准备去美国留学,可叛逆期孩子的想法实在难以捉摸,她因为觉得花父母的钱读书真的不酷这种叫人哭笑不得的理由,偷偷辍学到三里屯找了个月薪380的工作,而这样莽撞的事,在她接下来的人生中也随处可见。1997年脱不花打杂的那家小公司是做广告代理的,当时的脱不花常去中华民族园西门的酒吧蹭听广告圈名人的免费讲座,某个周末,脱不花在那里听了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的湛国祥的讲座,当天的主题是「如何做提案」。湛国祥讲的非常精彩,结束时被人群簇拥,脱不花鼓起勇气钻进人群拿到了一张湛国祥的名片。
一个月后,脱不花所在的公司有幸接到一个大客户邀请去提案竞标。当时对这个小公司来说,是个大机会,于是全公司开始讨论。脱不花虽然只是打杂,但听着听着很兴奋就说了一句:为什么跟我在讲座上听湛国祥老师讲的不一样呢?结果大家看了眼脱不花,虽然不耐烦但还是问了句:你说咋搞?脱不花哪里懂这个?如果是一般人,笑着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可她是谁,她是莽撞的脱不花啊!为了回答问题的脱不花翻出了湛国祥的名片,咬着牙把电话拨过去了。结果电话却是秘书接的,脱不花厚着脸皮请求秘书转告湛老师回电,最终约出了湛国祥。约出了湛国祥还只是第一步,当湛国祥指出材料的漏洞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后,脱不花所在的公司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准备和修改了,可脱不花就是一咬牙坚持在同事必须去赶火车前搞定了资料!最后,脱不花因着自己的少年莽撞和一腔热情,不仅修改好了资料,还被老板特指参与了此次原本和她毫无关系的竞标,虽然最后竞标还是失败了,但脱不花的行为正是莽撞定律的精髓:可以不成功,但要尽快验证。脱不花的第二个重要人生转折点,同样来源于一次莽撞经历,这一次她用鲁莽定律告诉我们:没有天生完美的计划,只有一流的执行力去让一个计划以完美告终。
1998年的一天,脱不花路过一个酒店的会议室,发现里面正在搞培训,会场管理不严格,她就溜进去坐在最后面听了起来。这个老师讲的内容让脱不花深受震撼,讲完,她就冲上去找老师交流,想问老师下次在哪讲,她再来听。结果这个老师说他一般只给自己公司讲,这次是因为给朋友帮忙,所以是第一次讲公开课。一般人问到这只能作罢了,但脱不花竟然问:那么如果我们也举办公开课,可不可以请您来讲课?老师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试试。脱不花很激动,但她其实不知道怎么做公开课,连场地都没有。结果她一扭头,发现一个酒店的工作人员在一旁,她直接跑过去打听,那个工作人员就是负责出租场地的,脱不花就问人家租这么一个场地要多少钱,对方一报价,吓了她一跟头:这老师确实高端,但我也租不起这个高的啊!那个工作人员又问脱不花:你能接受多少钱?脱不花没概念,愣愣的报了一个五分之一的价格。结果谈到最后,对方同意了,只是说:但是你要送给我5个免费听课的名额!就这样,脱不花竟然搞定了场地,然后又转头去找老师问讲课费要多少。老师也愣了,因为从来没有讲过收费公开课。结果俩人合计半天,按脱不花的话说是:最终商定了一个今天看来低得令人发指的讲课费!这就是脱不花的鲁莽定律,啥都没有两头撬,一会儿功夫愣是搞定了场地和老师。而最难的是,听这种课的都得是企业家,但去哪招这样一群学员啊?如果脱不花首先想的是这个,解决不动,她就不做这公开课了,但鲁莽定律就是:再难不怕,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脱不花在跑广告业务时,跑腿儿去过央视广告部送材料,那里可以说是企业家最密集的地方,她立刻找到触过的广告部行政秘书,最后那个秘书给他广告部主任的名片夹,让她去复印一份,于是脱不花就有了一本企业名人通讯录。脱不花一个一个打电话,到实在不能不开班时,卖出去了十几个座位,然后加上送给酒店工作人员的5个名额,开班那天坐了二十多个人。脱不花说:学员少,服务凑!于是她又是做主持活跃气氛,又是做抽奖增加体验,还评优秀学员让大家开心,所以最后大家都很满意。当时有位学员被脱不花评为优秀,获得第二次免费听课的奖励,结果第二次那个学员又带来十几个高管来听课,后面那个学员又请她带着老师回企业做内训,那家公司成了脱不花的大客户。回过头来看,因为一次偷溜听课,脱不花竟这样莽撞的冲进了企业家培训领域。那个讲课的老师是高建华,后来先后担任惠普中国的助理总裁、战略总监,首席知识官,也是中国第一个CKO(首席知识官)。那个被评为优秀学员的高管是牛根生,他当时在伊利做副总裁,听课后的第二年从伊利离职,然后创立蒙牛。创立蒙牛后的成功后,他专门找到脱不花表示感谢,并成为脱不花的重要客户,合作了10年。脱不花人生中组织的第一次公开课,有完美的计划么?没有,但她用一流的执行力执行了下来。
回过头来看脱不花的一些经历会发现,她做的很多事情都并不简单,而且以她那个节点过去的经验来说,她可能并不会做。但她赢就赢在,很多时候她并没有过多考虑,我会什么?而更多的是考虑,我要什么?因为只要我想要,我可以去学。鲁莽定律背后是一条高手思维就是: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会做什么。
如果将欲望比做一辆车,那么痛苦就是这辆车的动力和燃油,恐惧决定了行驶的道路究竟有多长,鲁莽定律可以当作地图和方向标。你可以有很多个目的地,但希望你可以一直在路上。
最后,对于拥有痛苦的人,欢愉是短暂和廉价的,因为真正驱动你变强的,是你的痛苦。与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