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20-10-21 00:10 编辑
我是在“书房仔”长大的,几十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1928年,海陆丰大革命失败,局势平静后,祖父林晋亭带着我们一家老小十几人,在历经几百个惊险艰难困苦的日子后回到了老家。老家的房子已被国民党反动派在杀害我父亲的同时彻底摧毁,我们一家已无立足棲身之地。幸好,我们林氏家族有一座闲置的“私塾”——书房仔。族人同意让我们一家入住“书房仔”。久而久之,这个“书房仔”就变成我们一家之家。
我是家人逃难于陆丰后埔村出生,在这个充满无产阶革命氛围的“书房仔”长大的,从我懂事时开始就知道父亲林铁史是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闹革命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的。我敬仰共产党,尊崇我父亲,疾恨国民党。红色基因渗透我全身血液。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海陆丰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共产党恢复了活动。叔叔林克家(林洪)、叔婶陈庭英(陈挺)率先加入共产党,克家叔叔还当上区委书记。
当年,统治海陆丰的国民党不承认海陆丰有共产党。重新组建的共产党被视为“非法”。我们处于地下状态的党要开展工作,必须选择隐蔽场所,到处打游击。我家“书房仔”,地处海城边沿,房子隐蔽,人员出入不易被人发现,条件优越,无疑是最好选择。党内人员不断来到“书房仔”活动。
几年时间,先后来到我家活动的有姚山(姚家土区委)、郑耀(区委)、马克昂(县委)、柯克洲(区委)、王文魁(县委)、陈云楷、陈镇中(陈宏)、陈光耀、陈可、陈高、陈震、黄锦家、马小慈(女)、刘群、周权(周仕眉)、黄玲(女)、周真(女)、王芝兰(女)、卓红(女)、李琪珍(我姑父)、陈山(赤山的农民)等几十人。所有来我家的人员,我都认识,都能叫上他的名字。随着海陆丰党不断发展壮大,海陆丰中心县委三位书记郑重、谢创、李果都来过“书房仔”。
第一任书记郑重,他是唯一穿着西装(未结领带)来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会同志介绍,郑重父亲是汕尾鱼行的大老板、大富翁、知名人士。第二任书记谢创,外地人,长着胡子,人们戏称他“胡须创”。第三任书记李果,澄海人,40年到海丰,来我家不久,克家叔就安排他入住我家“书房仔”偏 对面林木顺一间闲置的独立小屋。小屋与“书房仔”同在林家出入巷道栏闸内,小屋在东侧,紧贴栏闸,很隐蔽。“书房仔”在西侧,相距不超十米,出入很方便,不易被人发觉。李果在小屋住了几个月,运筹谋策,指导海陆丰党的工作,开会就到“书房仔”。
作者; 革命英烈林铁史长子一一林涛
党在“书房仔”活动,要与外界联系,克家叔叔开始安排我的小叔林璇(林洽)和我去送信。那时我十岁刚出头,林璇叔叔比我大三岁,小叔侄俩当上了党的小交通。早期去送信最多的是后港村的郑耀,高田的姚山,李果入住后,联系对象扩大了,有我不认识的,是凭门牌号码去的,还有住在旅店的。党在“书房仔”经常要开会,白天开会要放哨。叔叔叫我搬上一张小板凳坐在门口看护。他特别交代有两个过去来过我家的朋友,不是“我们的人”,我认识他们,如果他在巷头出现,就要大声呼叫他的名字,给家里发警报。在“书房仔”党还开展吸收新党员入党的活动。周真告诉我,她和我姐姐是在我家“书房仔”入党的。
期间,克家叔叔告诉我,党中央关怀烈士遗孤,海丰党组织准备送我去陕北接受培养。不知何故,此事没有下文,我也不敢追问叔叔(彭湃的儿子彭仕椂已被成功送重庆)。1941年,我家已很穷,经常无米下锅,母亲被迫“走公平”当挑夫,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我离家走农村,当了“放牛仔”。
1942年一个凌晨,国民党警察突袭“书房仔”,幸好那天李果外出未归,克家叔叔和婶母在家,听到外面有动静,遥过窗口看到了敌人,迅速打开后门越过围墙进入月池李大院,在李家三嫂指引下安全逃脱。敌人入屋搜捕扑空,灰溜溜地走了。被袭后,李果和我叔叔转移了阵地,党在“书房仔”的活动随之中止。我已九十三岁高龄,抗日战争的老兵,回眸抗战初期我林家能在海丰城内为秘密复建的党提供活动的场所,把“书房仔”提供给海陆丰中心县委作为临时办公地址而自豪。
林涛20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