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浙大邵逸夫医院,是省内知名三甲医院,日接诊量超1万人次,就诊车辆日均不少于1500辆,但医院内部仅有300个地面停车位,还得分出一部分供员工停车,停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地处宁波市鄞州区的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则是当地有名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院区面积不大,机动车停车位同样严重不足。
为了化解医院停车难题,两家医院想了不少办法。
首先是挖掘潜力。2016年以来,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先是通过土地划拨,将院内停车位增加到533个,随后又在医院附近的社区租用了80多个社会公共停车位。浙大邵逸夫医院则与周边4个开放式社会停车场达成了合作,增加2200多个停车位供前来就诊的市民使用。
其次是利用大数据做好车辆调度,尽可能提升停车位的使用效率。浙大邵逸夫医院通过和杭州市江干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合作,将车位全部接入杭州的“城市大脑”,由大数据系统统一调度。在浙大邵逸夫医院旁的庆春东路上,可以看到一块智能化道路指示牌。指示牌上实时显示医院周边停车场的车位信息、道路信息,引导前往医院的车辆分流通行。
“大数据调度的效果不错。自9月30日试运行以来,日均导流车辆数145辆,11%的就诊车辆得到有效分流。现在,医院内部拥堵情况有了明显缓解,医院周边主干道平均拥堵指数也有所降低。”杭州市江干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减少车辆逗留时间、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两家医院都选择了ETC无感支付系统。据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长陆勤康介绍,医院每天的车辆进出流量达3000余辆次,以往每辆车通过闸口的时间最快也要近半分钟,“启用ETC无感支付系统后,车子几秒钟即可通过闸口,车辆进出速度明显加快。”
在缓解医院停车难过程中,有关部门的同步配合也很重要。对有短暂停靠需求的车辆,交警部门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南门旁设置了12个2分钟临时泊位,并有6套违停抓拍摄像头同步运行。另外,门口道路上每天都有交警、保安、志愿者对行人和车辆进行疏通引导。“自从装上了抓拍摄像头,医院门口的秩序确实好多了。”医院保安王师傅说。
浙大邵逸夫医院所在的采荷街道则结合“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集中攻坚行动,街道工作人员对医院周边非机动车停放开展了常态化管理。9月以来,共计劝导、纠正乱停车行为2000余辆,清运共享单车800多辆。
“增加停车位、提高车位使用效率是治标,减少人流量、车流量则是治本。”陆勤康说,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通过完善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功能,推行分时段预约、分时段就诊,让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医院就诊,错峰出行,有效避免了人群聚集导致的院内车辆拥堵现象。
陆勤康表示,缓解停车难,根本上还应继续做好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工作和分级诊疗工作,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让小病患者在小医院看、在家门口看。如此一来,大医院人流量减少,停车难自然迎刃而解。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