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渔歌唱响明天
钟训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旋律古朴优美,唱词生动谐趣。渔家儿女常唱不衰,当地民众百听不厌,成了地方文化不可多得的奇葩。如今,汕尾市城区乃至汕尾市的喜庆和广东省的文艺汇演舞台上,总少不了渔歌的份额。 汕尾渔歌就是汕尾瓯船渔民的歌。瓯船渔民的祖先,从古代的瓯越族之地――浙江省永嘉县瓯江一带,驾着小船,和着棹棹桨声,吟唱着越歌,辗转来到汕尾。是汕尾四季如春、溪港纵横的自然条件,和淳朴的民风,使他们把汕尾的众多港湾,当作自己的家。一直以来,他们不论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咫尺,每年都会在腊月廿四之前,回到汕尾过年。《海丰县志》载:“石帆港、鱼尾澳、湖东港、田尾澳、捷胜港、白沙湖、遮浪角、大德港、长沙港、五里沙,都是明代海陆丰瓯船渔民停泊的地方。” “秋风起,鱼头齐。”入秋以后,不仅水里的盐类物质养成了丰富的浮游生物使各种鱼虾长得肥美,而且各种鱼类又到了回游交配的季节,故汕尾的溪河与近海,鱼类特多。这使疍家进入了一个丰产的黄金季节。产量高、价钱好、出手容易,渔家十分欣喜。因此,每年秋季月夜船泊岸边之时,他们便“通宵达旦,互斗渔歌。歌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常。明天顺年间,惠州进士吴高就把瓯船渔民月夜斗歌的情景列为“海丰八景”之一,称之为“龙津渔唱”。海丰县城的龙津溪常常“倚栏人满”听渔歌。 瓯船渔民常年住在船上,干着“行船跑马三分命”的险活。这决定他们的生产关系和思想观念,并因此形成了与陆上人不同的群体意识、传统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水上人文。这不仅成了疍家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孕育和发展汕尾渔歌的源泉。 要向风浪无常的大海讨生活,没有敢于进取的勇气和开拓的精神,是很难生存的。因此,几乎每一个渔民的骨子里都透露着这种不凡的气质。渔歌这样唱着:想要山珍入深山,想要海珍敢跨洋。掠鱼若无胆子大,难吃海中马鮫鲳。 而今瓯船人的性格,更是张扬着这种敢于进取,求变求新的时代开拓精神。有渔歌唱道:风推浪,浪追风,探鱼仪前觅鱼踪。阿妹挥动彩手巾,阿兄脸若朝阳红。卷机转,机声隆,科技掠鱼显奇功。金鳞银翅仓仓满,渔港处处沐春风。 汕尾渔歌2006年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之后,在汕尾市城区委、区政府和相关专家的领导、帮助下,有着这种勇于进取精神的疍家儿女,采取原生态传承与社会活态传承相结合的措施,让渔歌的传承与发展齐头并进。 2014年11月22日晚,我省首部原创大型渔歌剧《默娘》在广州广东省粤剧艺术中心拉开序幕。当人们熟悉到再也不能熟悉的《头帆车起》的旋律响起,全场掌声雷动。节奏微波荡漾、旋律抒情优美,以级进为主的汕尾渔歌,以其独特的歌种风格和地方特色,将妈祖羽化前的生活原形林默娘和平友谊、大爱无边的精神,演绎得时而起伏跌宕,时而缠绵悱恻。从而成功创立了我省的第14个剧种――渔歌剧。好评如潮,《默娘》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精品剧目。其生态特点鲜明、歌种风格凸显的合唱《喊出金银满滩头》、《捕鱼》,2014年在百歌颂中华中脱颖而出,获汕尾赛区金奖,获省决赛铜奖。 与先前的家族传承比较,渔歌的旋律优势,和思想内涵更让社会认可甚至追捧。如今,不少机关干部职工、教师学生、工人农民,都成了汕尾渔歌传承基地的一员。他们拜师学艺,上台表演,不亦乐乎。广场舞的市民们,更是常常踏着渔歌独特、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他们成了汕尾渔歌的忠实表演者。 美妙而动听的汕尾渔歌,吸引着全国各地音乐家的兴趣。他们一批接一批地前来采风。他们靠着敏捷的听觉和准确的判断,及时为自己的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并成功实现新陈代谢,创作出大家喜欢听的音乐作品。令自己的作品在取悦于人民的同时去鼓动人、启迪人、团结人,为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军港之夜》、《在希望的田野上》、《渔家姑娘在海边》、《春天的故事》、《姑嫂月夜守海防》、《春江谣》、《十姐妹打靶》、《丰收渔歌》等诸多直接取材于汕尾渔歌或以汕尾渔歌为素材的歌曲,都成为我国音乐殿堂的经典之作,成为足以令千千万万人陶醉、奋发、向往并为之高歌的神奇旋律。 汕尾渔歌是瓯船渔民世代传承的精华民间口头艺术。经过千百年来千万人的口头传承的不断修改锤炼,歌词越来越精炼,歌调越来越动听。语言形象更显朴实无华,逻辑更为严谨,有的还有恰到好处的寓意和借物喻人等手法,着实美不胜收。 “帆索催红红,顺风顺流好驶帆。这去十万八千里,妺是帆索兄是帆”。在品清湖畔,一群渔家儿女正在斗唱着渔歌。那微波荡漾、舒缓悠扬、轻松自如的调子,伴随着深藏轻露、藏而可解、露不轻佻等情绪,将此类情歌唱得或含情脉脉,或激动异常,或半羞半喜,或心牵魂绕,或遮掩有加,或坦诚相求。正是这些特点,通过各人不同风格的表达,把男女之情,兄妹之爱和相求婉拒等等生活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即兴编词入调,是汕尾渔歌的特点。这种作为歌曲编唱的重要手法可以歌代言,托歌言志。他们善于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即兴编词用固定的曲调唱出来。这在过去,是不少疍家儿女的拿手好戏。相传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渔业合作社的领导开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和布置今后工作,但参加了上级会议后负责传达的主要领导,却憋得满脸通红,老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情急之下,他把上级会议精神即时编成渔歌唱出来。于是参会的人“依样画葫芦”,同样用渔歌把今后工作应怎么做的意见唱出来。这样,将传达会开成了“赛歌会”。 文革期间,中共党员、省音乐家协会目不识丁的会员徐十一,因唱渔歌被认定是无产阶级立场不坚定,传播旧时的资产阶级糜糜之音,故全家被下放到陶河公社务农。徐十一虽已超龄,但还坚持为生产队放牛。一天,徐十一家断了盐,但又身断分文,故到供销社门市部,要求赊购一斤盐。站长诚恳地请她为大家唱支渔歌,他自己掏钱买一斤盐送她。徐十一沉思片刻之后,唱道:牵儿带女来下乡,番薯粥清菜不咸。供销社前来献丑,唱条渔歌好换盐。牵儿带女来下乡,手执麻索把牛牵,声声句句对牛唱,乜罪渔歌唱上山。二三十位听者热烈鼓掌,由此不难看出渔家儿女应景作词入歌的天赋。 “轻潮娇抚岸,涛声柔和”。这就是汕尾渔歌旋律和节奏的特征。听着游居于近海、溪河或沙滩船屋的渔家姐妹边干家务或边织麻、纺线、织网边唱渔歌,更觉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舒缓灵活。那以及进为主的音阶结构,更是具有很强的韵律美;那中间或结尾处所带的“啊、咧、啰、啊喂、箩啊、哪”等虚词衬音,更是水味十足,地方韵味极浓。这种基本属民歌类别小调的歌,与高亢激越、波澜壮阔的东海、渤海劳动号子式的渔歌形成鲜明的对比,被誉为南海渔歌的代表。 汕尾渔歌唱起,委婉清丽抒情,通俗谐趣,人们很喜欢听;其歌词更是保留着古汉语,河洛语、闽南语的特点和当地方言俗语歇后语的氛围。有“意不浅露,语不穷尽,余味耐寻思,余音久不散”的艺术效果。其人文、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均不可估量。 说起汕尾渔歌的保护、传承、发展,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决不能忘了我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我国著名音乐家施明新先生、渔歌笃诚采风者黄琛先生和群众戏剧家马思周先生、音乐家陈务可先生。 1927年,钟敬文先生利用在汕尾教书的机会,采集记录了一批汕尾渔歌歌词,并以《疍歌》为书名结集出版。新中国成立初期,马思周先生任教于汕尾中学,他利用业余时间,采录了一批汕尾渔歌,并整理演出了其中的长篇抒事歌《炎舵与初二娘》。上世纪50年代,黄琛先生中师毕业后,就教于汕尾文亭小学。汕尾渔歌优美的旋律,令他此后几十年如一日地采录了一大批汕尾乃至粤东渔歌,并将各地调子归纳后,出版了共有127首的《粤东渔歌》(其中汕尾渔歌106首)。当年,施明新到海丰体验生活,与黄琛深入渔村采风,并根据黄琛采录的大量渔歌,创编了《妇女捕鱼队组歌》(5首)。交由汕尾镇业余渔歌队排演后,于1960年赴省汇演,获得唯一的特等奖。此后这5首歌长唱不衰,至今还在唱。黄琛先生学习施明新先生做法,并在其指导下,先后创作了大批歌种风格十分鲜明的渔歌作品,在各种大小比赛中分获大奖,并结集出版了《南海渔光曲》。如今《南海渔光曲》中的不少歌曲,成了当地流行歌曲。2013年,黄琛先生的学生、省音协会员陈务可先生,临阵受命,遴选了五六十首渔歌,创编出我省首部原创大型渔歌剧《默娘》的音乐,并进行配器。《默娘》的音乐,受到省、市和各地音乐大师高度好评。 从汕尾渔歌走过的路子不难看出,汕尾渔歌的传承发展,经历了由施明新的《妇女捕鱼队组歌》,到黄琛的《南海渔光曲》,到陈务可的《默娘》这三个里程碑式的阶段。正是这三个阶段,为汕尾渔歌的发扬光大积聚和提供了大量的经验。 汕尾渔歌正以新的姿态唱响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