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个多考出来的几十分,纯粹是无效竞争,恶性竞争的产物,对社会总价值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拿现在忽然出圈的热词来说,就是“内卷化”,是基础教育的内卷化——付出无穷努力,兴许个别人由此增进了成功的把握,从211跳进了985双一流,但绝大多数人,只是在相互踩踏。
毫无意义的挑灯夜战,只是为了提高了几十分,把别人踩下去,殊不知,你自己也是被人踩踏的对象,人家也提高了几十分。
怎样才能把别人踩下去呢?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抢跑”:幼儿园上小学的课,小学生上初中的课,初中生上高中的课,高中生上大学的课——培训机构为什么会“有效”?因为一切培训机构都是这么干,或者主要是这么干的。即便禁止,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公开抢跑,那就私下抢跑,办法有的是,可能价格更贵。
你不“抢跑”,你就只有被踩踏的份儿。
然而,这种抢跑,对社会总福利而言,啥都不是,简直就是个屁,它既不能增进全人类的知识,带来总体进步,也不能培养单个孩子对知识的兴趣爱好。反而,由于这种恶性竞争,恶性踩踏,过早耗尽孩子的学习“元气”,导致孩子对知识产生厌恶心理。
近些年来,每到高考结束,那漫天飞舞的课本试卷练习册,就是一种对知识学习厌烦透顶的生动演习,很多孩子进入高校后,完全没有学习兴趣,其恶果早已种下。
那么,既然我是如此厌恶基础教育的“内卷化”,我为什么不能退出?
首先,这是一股席卷一切有孩家庭的潮流,你不参与这个无聊的游戏,那么就是自动出局,主动放弃。其次,一个并不是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新人进入社会的身份甄别,主要是,或只有文凭。
就凭这两点,你也得拼尽全力,把孩子的全部精力耗费在这个无聊透顶的内卷化中。
其实更严峻的是,随着很多孩子无法出国出境接受高等教育,或者丧失出国留学机会,这种对有限名额的恶性争夺,会更趋白热化。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可以预见,基础教育的“内卷化”会更加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