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南湖,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游人如织;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等各类展品吸引参观者驻足观看;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保存完好的木床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跨越时空,见证着党的百年历程,凝聚着坚守初心、不断奋斗的力量。
近日,习主席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近年来,军地各级充分认识革命文物工作在见证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不断加大革命文物工作力度,涌现出不少保护、管理、运用革命文物的好做法。
构建多维立体保护格局
多方合力摸清革命文物“家底”
北大红楼、天安门、李大钊烈士陵园、双清别墅……日前,北京市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目录。据报道,该名录由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各区文物行政部门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排查、核定,专家论证审核,征求党史文献、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意见,并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形成。
习主席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在军地各级共同努力下,我国革命文物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基础不断夯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条时间轴,记录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足迹——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此后《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陆续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新时代革命文物相关工作;2017年2月,《“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加大支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和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9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修订《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革命老区和革命文物保护予以倾斜;2020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以前,由于缺少整体规划,革命文物保护的重心放在各级文保单位,造成散落的革命文物未能很好兼顾。”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处负责人表示,在军地各级的统筹推进下,这一局面得以改变。
在赣南原中央苏区,曾因气候潮湿、旧时建筑多为砖木或土木结构,一些革命遗址旧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义务看护员刘承汉守护的“弹洞壁”就是其中之一。
了解情况后,瑞金中央革命纪念地纪念馆安排专业人员,对以“弹洞壁”为代表的革命文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修缮,该市国防教育办公室坚持军地一体联动,创新抢救保护方法,合力保护革命文物。
近年来,陕西、山西、福建、广东、重庆等多地出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施办法;陕甘宁、川陕、鄂豫皖建立省际协作机制,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国家文物局批准创建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串点连线、连片保护、整体展示的革命文物工作新态势正在形成。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20个省(区、市)相继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革命文物史实研究和价值挖掘不断深入,保护管理状况显著改善。“十三五”时期国家文物局共实施26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保护项目,2021年已批复近200项。
探索创新展陈传播方式
推动革命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如果我是一位游客,我最想听什么,最想了解什么?”
在陕西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讲解员袁剑丽经常会思索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做好功课,时时更新自己的“数据库”并融入讲解,让红色故事感动更多的人。
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如何发挥革命文物的精神滋养作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这个问题,不单单是对全国各地“红色讲解员”的考验,也是摆在军地各级面前的一道课题。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是上海市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于2020年7月1日完成修缮重新开放。
修缮完成的革命旧址内,场景复原、VR立体电影、互动查询等展陈手段的运用,让参观者可立体化、沉浸式地观摩建党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重要历史场景。“展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体验效果,眼睛近视的观众戴上可调整视力的VR眼镜,一样能够‘零距离’了解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脉络。”志愿讲解员介绍道,数字化的革命文物展陈方式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我们编写了《六张旧币传佳话》《两个铜板的故事》《一张会讲故事的照片》等文物故事,融入陈列展览中,让文物会‘说话’。观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了解文物触摸历史。”四渡赤水纪念馆陈列室的工作人员梁华说。为充实馆群文物陈列,丰富馆藏文物数量,四渡赤水纪念馆多次组织人员到全国各地广泛征集文物,目前已征集文物10138件/套,纪念馆年接待参观者超过百万人次。
近年来,为了让革命文物焕发光彩,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推出不少创新之举,形成一道道激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亮丽风景线”。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推出的“英雄武汉英雄城 革命精神永传承”武汉革命文物线上展示月活动,综合应用5G及互联网传播技术,全景、动态式呈现武汉革命史脉。
河南桐柏革命纪念馆采用文物与景观、照片与影视、音乐与解说、参观与参与相结合的展示方式,还原成立中原局、桐柏军区等重大历史事件。
湖南省积极打造红色展陈品牌,《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个主题展览推介中的20个重点推介项目,《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展览赴俄罗斯列宁纪念馆展出,取得良好反响。
用好革命文物生动教材
在触摸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清明假期刚过,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数据,红色旅游在清明小长假迎来井喷,遵义、延安、湘潭等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预订量同比增长180%。根据某旅行平台的清明出游报告显示,红色旅游客群呈现年轻化特征,95后和00后占比近50%,00后的红色旅游预订量增速最快,同比增长630%。
事实上,近年来,红色旅游的规模和热度不断攀升。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超过14亿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数据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一系列整体发展、示范推进措施推动下,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扎实开展。
近年来,革命文物展示展陈渐成体系,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开放率超过93%,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1600家,“十三五”时期平均每年推出革命文物展览4000余个。这也让越来越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革命文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旧址是直观并富有说服力的生动教材。“在对革命旧址物理空间维修复原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其对接历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陕西省军区主要领导认为,利用革命旧址开展包括国防教育在内的现地教学,代入感强,可以启发观众穿越历史时空,感悟革命传统。
今年2月,重庆渣滓洞看守所旧址完成修缮后重新开放。据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旧址自重新开放后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仅3月27日、28日两天,就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
已有68年党龄的老人王桂森,清明节前从黑龙江省出发,专程来到重庆缅怀红岩英烈。他感慨道:“看到政府把革命文物修缮、利用得这么好,我非常欣慰。如今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可不能忘了革命烈士的不朽功勋啊!”
距重庆300余公里的贵州遵义成为红色研学的热门打卡地。自去年10月以来,这里每周迎来贵阳市数百名初高中学生,开展主题为“重走长征路、阔步新时代”的红色文化教育主题研学活动。据介绍,近年来,遵义市积极推动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与红色旅游相结合,仅红色研学活动已吸引贵州省内外3万余人次学生参加。
“看了很多革命文物,感觉课本里的历史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长征精神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学习。”贵阳培文学校的学生覃梓童在研学活动结束后说。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建党百年,将继续实施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支持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文物大展;推进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对外开放、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展示等;实施一批革命遗址遗迹、纪念设施、藏品保护展示项目,推出一批建党百年线上线下主题展览,推介一批革命文物精品陈列展览,让广大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党的百年奋斗、百年辉煌,不断汲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来源:解放军报
|